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通过"水琼脂平板移行法"和"玻管法",研究了松材线虫拮抗细菌Bacillus sp.NS-3和真菌灰葡萄孢引诱线虫的能力.结果表明:初始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菌引诱线虫能力增加,NS-3在72小时(3天)达到对线虫的最大吸引,而随着作用时间的继续延长,细菌吸引线虫能力下降,最后细菌NS-3对线虫的吸引力为负值,从而说明线虫对致病细菌NS-3有趋避行为;真菌灰葡萄孢对松材线虫的诱引能力比较稳定,线虫对真菌没有趋避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枯木浸出液诱引线虫能力最大,其次是菌株NS-3的发酵液,然后是灰葡萄孢真菌的发酵液.而且,枯木浸出液和灰葡萄孢真菌的发酵液煮沸后诱引线虫能力均有所下降,但差值不大,说明枯木和真菌中对松材线虫起诱引作用的物质并没有因高温而完全失去;而细菌菌株NS-3的发酵液的发酵液煮沸后诱引线虫能力急剧下降,从而推测细菌中诱引线虫因子为挥发性的物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