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信息传播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针对刻板印象在电视广告中的负面作用,为广告创作和表现寻找突围对策,探究适应时代发展与促进社会和谐的广告传播形式与途径.  相似文献   
2.
康初莹 《今传媒》2011,19(3):145-147
<正>一、引言随着城市商战日趋白热化,而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正逐步提高,诸多商家将拓展市场的重心转移至农村市场。在我国农村,由于消费者长期以来相对保守,信息闭塞,购买偏好比较固定,而分布其生活周围的农村墙体广告,却能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发挥着其他广告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成为拓展农村市场不得不倚重的利器。本文中的墙体广告是指设置于城郊、乡村、高速沿线、铁路沿线、国道、省道、乡镇公路两侧的显著位置,用广告材料将广告文字及图画绘制在民房、民墙、厂墙,或是直接  相似文献   
3.
媒体融合背景下的微电影广告发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康初莹 《新闻界》2012,(15):45-49
本文围绕微电影广告,将其纳入媒体融合的背景下,研究其传播特点及与传统影视广告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分析新媒体环境下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微电影广告的良性发展策略,以期为其创意制作、发布推广和整合传播寻找方向,进而为微电影广告的运营者、投放者和监管者提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广告文本有着特殊的创作规律与多样的表现形式,本文运用互文分析理论,研究广告文本中的水平互文与垂直互文、内互文与外互文,分析互文性的存在对于广告传播的意义,并进而对广告文本的创作进行再思考。  相似文献   
5.
电视作为一种传播大众文化的媒介,在形塑人们的社会认知和价值判断方面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电视广告的创作者由于受自身所处的特定社会文化环境影响,而形成对不同人群的一种较为固定的认知,这种认知兼具准确和不准确的成分,进而通过电视广告表现形式传播出去,其中不乏大量的刻板印象。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中部崛起战略的背景下,针对中部地区广告业和广告人才需求现状,深度解析高校广告人才培养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并进而分别从知识结构、课程设置和实验环节等层面提出适用于中部地区高校的广告人才培养模式,以推进广告业和广告教育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康初莹 《教育与职业》2012,(26):164-165
文章探讨了各类实战教学手段在广告专业中的实际运用,并总结了实战教学手段在广告人才培养过程中运用所存在的问题:实战教学手段零碎,缺乏关联,不够深入;实战教学程序无法监控,教学内容脱离实际,流于形式;实战教学在人才培养中急功近利,导致学生适应性差,以期引起对当下广告教学实践与改革的反思,进而探索创新型、实战型广告人才培养的思路与途径。  相似文献   
8.
康初莹 《新闻界》2006,(2):105-106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原本是语义学、修辞学术语,近年来在分析媒体时频繁出现,这是受到后现代主义理论去思考与分析当代媒体产物的影响,而广告作为当代各类媒体中最为活跃的形式,其文本(注:这里的“文本”包括以文字语言符号为主的作品、声像作品、多媒体作品在内的一切负载精神文化的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互文性也引起了较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借鉴批判学派的媒介研究方法,对韩剧文本进行类型化分析,探究韩剧在中国传播的深层原因,为我国电视剧生产者提供可借鉴的媒体类型生产模式。韩剧主题生活化、风格本土化.叙事模式化,以偶象为卖点等类型化元素是其走红中国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中部崛起战略的背景下,针对中部地区广告业和广告人才需求现状,深度解析高校广告人才培养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并进而分别从知识结构、课程设置和实验环节等层面提出适用于中部地区高校的广告人才培养模式,以推进广告业和广告教育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