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个班级的学生在知识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总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新课标要求我们的课堂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的才能都得到充分的发展,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个目标呢?如何才能让学优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了"呢?在新课标的数学教学中,若能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  相似文献   
2.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就是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一种意识倾向,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兴趣”.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思维的动力,是一个人自觉、自主学习的最大源泉.当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无限的热爱,进发出惊人的学习热情,达到全力以赴,努力探索进取。甚至创造奇迹的地步.  相似文献   
3.
曾听南方旅游者对我们西北人说:"你们西北人就像出土的文物!此话固然有对我们西北地区发展落后的调侃意味,但我想,既是"文物",必有其历史的意味,历史的朴实,历史的厚重。当然必有历史的遗迹,历史的东西。而事实也正如此,广袤的大西北确实有许多保存完好的历史"资源"。它们从各个方面印证着祖国昔日的繁荣。作为生活在这里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既要看到今天我们发展中的落后,更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得天独厚的历史资源,来弥补我们教学中图书资源、网络媒体等方面的资源差距,在历史授课中扬长避短,充分开发好利用好本土历史教材,将历史"激活",丰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