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各国文化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作为清末法学大家,沈家本有着较为丰富的刑事审判法思想。他主张仿效西方,在我国构建专门的审判机关体系,设立陪审制度,废除法堂刑讯,并呼吁对审判官进行职业教育和严格选拔。沈家本的学术思想和修律实践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刑事审判的近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量刑差异”是刑事审判中一个常见的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法官的心理因素却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现实的刑事审判中,案件的社会结构如案件发生的社会情景、诉讼参与人员的各种特点与反应等,无时不在刺激着法官的审判心理,从而导致法官的心理失衡和随之而来的“量刑差异”现象。这严重地破坏了刑事司法的平等性原则。此现象虽然很难避免甚至无法在根本上消除,但却能通过对刑事司法作相应制度和技术上的改革来尽量减少它的发生,从而使刑事审判向着“相同案件做到相同处理”的刑事司法理想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3.
20世纪初,以沈家本为首的法律改革派,充分利用晚清修律的机会,在我国践行司法独立。面对顽固派的重重阻挠和当时国内经费不足、裁判人才缺乏、民众观念落后等诸多不利条件,他们本着"渐进主义"的策略,先中央后地方,在我国构建起了一套独立的司法官厅体系,并加快推行法官职业化。"司法独立"由此在中国大地上艰难展开。  相似文献   
4.
晚清法学大家沈家本从早期"以律鸣于时"到晚年"会通中西",不仅反映其本人独特的法思想发展轨迹,而且实乃近代中国法律演进的缩影。传统律学家的身份和"务期中外通行"的修律时局,使当时年事已高的修律大臣沈家本不得不纠结于"迥殊"的中西律法之间,也正是在这种艰难的思想之旅中,沈家本努力探寻着近代中国法律发展的道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5.
康黎 《现代教育》2021,(2):30-34
本文通过运用数据分析模式推动课堂教学行为改变的研究过程,阐述大数据分析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学生能力所产生的重要价值与意义。“6311”数据分析推动课堂行为改变研究模式是小学数学运用数据改变课堂的新形式,本文以小学数学与建筑融合教学实践为例,详细说明了其具体形式的理论依据、可操作流程、实施的策略和产生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的开创者,沈家本有着较为丰富的刑事诉讼法学思想。他积极倡导司法独立,力主废止刑讯,主张采取"告劾式"的诉讼模式,并呼吁引进西方律师辩护、自由心证等诉讼制度,其思想具有"会通中西"、"托古改制"等特点。虽然它还存在某些不足,但却体现出了鲜明的爱国性和进步性,不啻为我国法律文化遗产中的一笔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7.
北洋政府1922-1923年的京外司法考察是在华盛顿会议后不久,为应对国际法权调查委员会来华所作的一次司法上的准备.考察历经十省,发现了当时中国司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虽然该考察具有某些局限性,但它推动了当时国内兴起的撤废治外法权运动,激发了中国法界人士参与司法改革的积极性,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司法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8.
康黎 《云南教育》2011,(1):47-48
校长简介:康黎,教育管理研究生,小学高级教师,现任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幼儿园园长。2010年9月荣获“云南省中小学名校长”称号。她坚持以能力培养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导向,突出教真育爱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提升教师专业水准,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的进程中,教师具有自觉进行反思的意识和能力相当重要。教师若能以研究的眼光不断地审视、分析和解决自己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持续地对自己和他人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研究与改进,便能提高教学水平,是实现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小学数学练习课是以巩固数学基础知识,形成解题技能、技巧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任务的课。要在练习课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必须精心设计,找寻符合学生练习课的规律。笔者认为,预习准备、上课交流、展示与质疑、重难点检测是上好小学数学练习课的四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