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化学平衡中,有一类试题——“反应物的量相同,在不同条件下(如温度或压强不同)经过相同时间后测某一物质的量(或含量),并以此设置相关问题”,有如下2种类型.  相似文献   
2.
我们经常遇到过量计算讨论题,生成物或反应物的可能组合讨论题等,这些都需要学生的思维要有敏捷性、严密性、逻辑性等——即有序思维。只有按照数量的多少或反应的先后顺序以及某种特殊规律等思维方式来思考,才能有条理地、有规律地解答。下面就例谈有序思维在这方面的一些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3.
4.
原题12gH2和CO的混合气体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将燃烧的产物通过足量的Na2O2,固体增加______g. 解析:本题的思维基点是对一组化学方程式的综合分析:2CO2 2Na2O2=2Na2CO3 O2 其总反应式为:CO Na2O2=Na2CO3;2H2O 2Na2O-4NaOH O2其总反应式为:H2 Na2O2=2NaOH;  相似文献   
5.
实施和谐教育提高教育绩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解放思想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也是新时期实施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指导思想。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实施和谐教育,强化师德修养,提升教师素养,坚持以学生为本,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把握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努力实施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创新人才,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7.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一个思维过程都有一个与之相反的思维过程,二者互称为正、逆向思维,且存在可逆关系:已知条件(始态)正向思维←→逆向思维 答案(终态).正向思维就是“循规蹈矩”,从已知到未知或从始态到终态思考问题.而逆向思维则是反其常规,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倒着想”或“反过来想一想”,从终态思考问题,或许会使问题无比简单、轻而易举,会使解题效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一个思维过程都有一个与之相反的思维过程,二者互称为正、逆向思维,且存在可逆关系:  相似文献   
9.
化学计算的考查是高考试题的重点、难点之一,根据《考试大纲》、《考试说明》,结合近年来的高考题分析,2011年高考化学计算的热点有: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有关反应热的计算;有关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有关pH的计算;有关溶度积常数(Ksp)的计算;以化学反应方程式为载体的综合计算等.下面为此进行专项突破.  相似文献   
10.
原题 将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后,再加入下列物质,会有三价铁生成的是( )(A)硫酸(B)氯水(C)硝酸锌(D)氯化铜 解析 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后,形成盐酸和氯化亚铁的混合物,氯水中含有强氧化剂Cl2,HClO可将Fe^2+氧化成Fe^3+,而硝酸锌与过量盐酸形成硝酸也可以将Fe^2+氧化成Fe^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