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各国文化   2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2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所出土的帛书《系辞》与今本《系辞》的章节、字句有较大的差别。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今本《系辞》上第九章。即“大衍之数”章,为帛书《系辞》所无。帛书《系辞》在“《易》曰:负且乘,致寇至。盗之招”後,紧接的是“《易》有圣人之道四焉”章、即今本《系辞》上的第十章。帛书《系辞》的祖本到底有没有“大衍之数”章?或者说,“大衍之数”章到底是西汉  相似文献   
2.
论文试补了最近发表的上海博物馆藏楚简《交交鸣鸟》一诗的残文,又考释了简文的若干疑难问题,在此基础上,作出了《交交鸣鸟》一诗的新释文,并将其译成了口语。  相似文献   
3.
1950年至2005年的50多年来,大陆学者在海内外至少新出了荀学专著101部。不过,有学术价值的不超过31部。1990年代至2005年大陆荀学专题博士学位论文至少有25篇。1999—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至少有46篇。1950—2005年中国大陆发表的荀学研究专题论文至少有1177篇。其中包遵信、王杰、郭志坤、刘周堂、廖名春、杨太辛、方尔加、李中生、惠吉星、韩德民、王天海、张涅、张奇伟等人荀学论文多而自成系列,值得重视。论文从文献整理研究的角度,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大陆荀学研究的概况作了综述。认为这50年来大陆尽管出版了40多部《荀子》的注释、注译著作,但仍没有一部能与王先谦《荀子集解》比肩的注本。今天,深入研究《荀子》,我们迫切需要一部全面超过《荀子集解》的《荀子》新注。  相似文献   
4.
楚简《老子》丙本的“Xian”为“Xian”之繁文,义为锋锐;“Xi”之本字为“袭”,义为遮盖、掩藏。“Xian袭”犹言兵锐袭藏。《老子》以“兵者”为“不祥之器”,即使“不得已而用之”,也得要以“Xian 袭为上”。也就是说要以掩藏兵锋为上,不能好胜,要尽量地、尽可能地将战争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5.
邵阳魏源在中国近代史上是开风气的人物,但囿于今文学派的立场和研究方法,在古典学研究领域的贡献却是有限的.比较起来,其二十七岁时作的<老子本义>①,则是其中的皎皎者.②对于魏源<老子本义>的研究,目前的成果多集中于其思想大义和学术倾向的宏观分析上,③从文献研究的角度,对其校勘<老子>本文的是非成败进行探讨者,却较为少见.本文拟以近期出土的郭店楚简<老子>④为参照,具体探讨魏源<老子本义>对<老子>本文的校勘工作.这对于正确评估魏源<老子本义>的文献学水平,推动老学史研究的深入开展,都是饶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荀子固然反对“大天而思之”,反对“从天而颂之”,反对“望时而待之”,反对“因物而多之”,反对“思物而物之”,反对“错人而思天”,但他并不主张“勘天”,并不主张“征服自然”,并不主张“人定胜天”。荀子所主张的是“物畜而材之”、“应时而使之”、“骋能而化之”、“理物而勿失之”。荀子所谓“有物之所以成”,就是无望于天而有专于人;其所谓“制天命”,实质就是“人成天生”。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战争现、强兵论、治军术三方面全面论述荀子的军事思想。荀子的战争观基于孔、孟思想,但不反对一切战争,肯定“仁义”的战争,否定违背“仁义”的战争;强兵论,强调政治上的人心向背为本,军事上的权谋机变为末;治军术,强调将帅应做到“弃疑”、“无过”、“无悔”,治军应做到“六术”、“五权”、“三至”、“五无圹”。文中对不同观点也作了平允的分析和评论。  相似文献   
8.
《尚书》是"六经"或"五经"中最重要的一经,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先秦文献中,《尚书》多被称为"书",如《论语》、《左传》、《孟子》、《荀子》等皆以"书曰"称引今《尚书》文。然《尚书》之称始于何时?迄今尚有争议。《墨子·明鬼下》云:"故尚书夏书,其次商周之书,语数鬼神之有也,重有重之,此其何故也?"有人以为此"尚书"即指《尚书》,实误。王念孙《读书杂志·墨子第三》云:"案‘尚书夏书’,文不成义。尚,与上同;书,当为者。言上者则夏书,其次则商、周之书也。此涉上下文‘书’字而误。"可见所谓"尚书"是"尚(上)者"的误写,《墨子》中并无《尚书》  相似文献   
9.
《周易》由《易经》和《易传》组成,《易经》难读,《易传》也不易读。要读懂《易传》,就必须正确认识《易经》与《易传》的关系,掌握它的象数体例,了解它的义理内涵。 我们知道,《易经》大约形成于殷周之际,《易传》七种十篇大都形成于战国时期,二者是  相似文献   
10.
论荀子的君民关系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荀子的君民关系说廖名春君民关系是先秦诸子争鸣的重点。如何认识君、民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处理君民之间的关系,这也是荀子政治学说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荀子提倡“礼治”,主张“明分使群”,因此,他对君主的地位和作用极为重视。在荀子的眼中,君主的重要性主要有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