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4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实践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生道德现状的主流态势良好 ,但其易变、不稳定的情况依然存在 ,只有不断优化校园德育环境 ,更新德育观念和手段 ,才能真正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2.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拓展高校德育工作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素质教育能帮助大学生深刻认识自我 ,正确处理各种社会关系 ,能不断提高青年学生的道德自律意识 ,学会更好地做人。它是当前做好高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高校德育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特性,决定其必须以生命关怀作为逻辑起点;要从时间维度上兼顾学生生命的现在和未来,在空间维度上关注学生生命表达的丰富和生命体验的获得;还要以学生生命意识的教育、健康情感的培养和生命质量的提高,作为实现生命取向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4.
校园文化活动作为高校学生普遍接受和广泛参与的一种活动形式,一方面能够通过拓宽主体范围、激励客体参与、发挥介体作用、丰富环体资源等优势,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渠道;另一方面,又必须在与第一课堂的相互借重、在活动思想性与娱乐性的相互协调、在意识形态的主导性与多样性的统一中才能有效发挥大众化的作用.为此,只有依据大众化的要求对活动开展进行总体安排、对活动过程分类指导、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价,才能以校园文化活动推进高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5.
主体性教育作为一种培育和发展受教育者主体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对高校德育具有借鉴和指导作用。主体性德育体现了高校德育的本质要求,它从学生本位的角度确立德育的教育观和学生观,对高校德育的改进和实效性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高等教育由封闭走向开放、从单向走向多维、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应以提高实效性为目标,树立新的发展观念,从人与社会的范围向人、社会、自然领域扩展,从学校和课堂认知走向社会和生活全方位的体验,从以个人生活为中心向以公共生活为中心外推,真正发挥高校德育在人才培养中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