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1.
诗仙李白的这首《将进酒》以奔放不羁之势一气呵成,千百年来为亿万人所传诵、赞叹。前贤时人的分析文章也屡见于诸多文翰。这里,笔者从心理分析的角度出发来试着对它进行再次解析,希求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2.
倡导“文学为人生”的鲁迅先生一面对愚妄的凶手们掷出投枪匕首,一面向麻木的受害者寄予了最大同情。教材上选人了先生的一些小说名篇,教师要反复阅读咀嚼,融会贯通,课堂教学中才能让学生理解透彻文章深刻、丰富的内涵。笔者多次阅读欣赏并且讲授《祝福》,并根据对以往一些文章的认识,近来对其有更深理解:对祥林嫂的传统理解中都谈到“夫权”、“族权”、“神权”等封建礼教思想,多停留于一方面——外在方面的理解。笔者觉得,如能在文章中把握住“祥林嫂”内在心理的发展和变化过程以及原因,就能更完整地诠释《祝福》的悲剧意义。阐述如下,请同仁批评。  相似文献   
3.
廖淙 《现代语文》2006,(2):12-13
关于汉末诗歌(乐府民歌,人五言诗)的研究历时久远,前贤已从很多方面取得丰硕成果。本试结合汉末时代特征,考察汉末乐府民歌和人五言诗歌,从化心理角度来论述汉末诗歌对传统诗教的叛离及影响。  相似文献   
4.
廖淙 《现代语文》2005,(12):28-28
晚唐杜牧的<阿房宫赋>因其华丽精美的骈赋形式和"借古讽今"的创作思维,千百年来受人们喜爱.时值唐朝末期,经过初唐"贞观之治"与盛唐"开元盛世"后,晚唐局势每况愈下.面对衰颓的政局,诗人杜牧不能不感觉到"末世"即将到来的危机,再加上中国古代文人传统的政治热情,所以,杜牧写下<阿房宫赋>,借秦朝的败亡之因--奢侈糜费来警戒当时.  相似文献   
5.
廖淙 《现代语文》2006,(4):125-125
《庄子·德充符》中有鲁哀公问于仲尼的一段话,里面涉及一个“恶骇天下”的人叫哀骀它。“恶骇天下”即指此人形貌丑陋残缺到了极点。但是“丈夫与之处者,思而不能去也;妇人见之,请于父母曰:‘与为人妻,宁为夫子妾’者,数十而未止也。”“寡人召而观之,果以恶骇天下。与寡人处,不至以月数,而寡人有意乎其为人也;不至乎期年,而寡人信之。国无宰,而寡人传国焉。”这里出现了一个审美标准与取舍的问题。通常的标准是人或者物的端正貌美能给受者以亲和力,而丑陋甚或残缺的人或者物往往引起受者的下意识反感。但庄子反常理而提出新的审美尺度(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