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可奈何花落去──论《红楼梦》的主题思想朱引玉《红楼梦》通过贾府由盛到衰的客观描写和宝、黛爱情的悲剧以及大观园“群芳”凋零的艺术再现,表现了一种繁华即逝、美质不常的梦幻意识。一部《红楼梦》就是演绎“繁华即逝、美质不常”这八个字的。《红楼梦》杰出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朱引玉 《学语文》2006,(6):47-47
“半”这个字在唐诗中用得极为普遍,但这个字在唐诗中到底是什么含义?今人多以这个字的本义释之,以为是“一半”。如涂元渠的《高适岑参诗选注》对高适的《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的注释就是:“半死生:作战的士兵已死去一半,形容伤亡惨重。”再比如《唐诗鉴赏辞典》对刘方平的《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解释是:“夜半更深.朦胧的斜月映照着家家户户,庭院一半沉浸在月光下,另一半则笼罩在夜的暗影中。”  相似文献   
3.
西提出才子佳人说起源于唐传奇,定型于《西厢记》,孕育于《金瓶梅》为Gao失的人情小说,在明代中叶哲学思想,学思潮的呼唤下,终于形成并盛极一时。  相似文献   
4.
在三角函数这一章中,经常需要判断sinaicosa的正负,当α的终边落在坐标轴上或第二、四象限时,容易判断sina-cosa的符号,但α的终边落在第一、三象限时,很多学生就不会判断了.下面用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来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关于项羽的死地问题,史学界虽有所争议,但基本上对"乌江自刎"无多大异议。至2007年,冯其庸先生发表的《项羽不死于乌江考》一文出,在史学界掀起了轩然大波,并引发激烈的论争。造成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对司马迁说的"身死东城"理解有误。其实,"身死东城"不是指项羽在东城已死亡,而是败亡的意思。"身死东城"即是"身败东城"的意思。  相似文献   
6.
朱引玉 《学语文》2004,(3):15-15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 ,千百年来流传不衰 ,诗是这样写的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关于这首诗 ,自南宋洪迈编的《万首唐人绝句》题作《夜雨寄内》以后 ,至清代冯浩《玉溪生年谱》、张采田《玉溪生年谱会笺》均谓此诗乃唐宣宗大中二年李商隐留滞巴蜀时寄怀其妻王氏之作。按冯浩考证 ,商隐此年在桂州郑亚幕府 ,郑因遭政敌诬陷 ,贬为循州刺史。商隐未去循州 ,由水路经长沙回长安 ,归途中他曾“徘徊江汉 ,往来巴蜀” ,《夜雨寄北》就是写在归途中经过巴蜀时。解放以后 ,汪汝…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才子佳人小说起源于唐传奇,定型于<西厢记>、孕育于<金瓶梅>为嚆失的人情小说,在明代中叶哲学思想、文学思潮的呼唤下,终于形成并盛极一时.  相似文献   
8.
朱引玉 《巢湖学院学报》2005,7(6):114-115,128
张继,襄州人,曾以一首<枫桥夜泊>蜚声诗坛.安史之乱爆发后,他来到越中避难,之后,他曾北上长安、洛阳寻求政治出路.大历四年在武昌入转运使府幕,约在大历六、七年"分掌财富于洪州."  相似文献   
9.
本单元主要内容有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要求学生能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能熟练地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上述教学内容,教材里是按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顺序编排的。分别简析如下。一、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 教材通过例1、例2(第9页)的插图和加法算式说明两位数加一位数,先要把个位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员自身发展的障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指出在科技迅猛发展,知识更新节奏明显加快,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现代图书馆员加快自身发展的紧迫性以及自身发展方面存在的主要障碍。提出突破自己,超越自己是关键,激励机制和加强再教育是实现其超常规发展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