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马庆株(1988)把[士自主]作为一个基本语义特征对汉语动词进行分类,我认为[ 自主]还可以细分为[ 意愿][ 可控](能力),两种因素对动词的句法行为也有重要的制约作用.分析表明,对[±自主]的这种分解能够充分解释动词自主义隐现的条件和原因、主动与被动的对立.意愿情态(willingness)是意志情态(volition)的子类,以往对情态的研究集中在助动词上,本文则认为意愿情态可以作为普通动词的语义特征并对动词的句法功能有影响,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动词中的语义范畴.  相似文献   
2.
助动词"要"的情态语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要"表意图 (一)"要"表决定和表决心 《现代汉语八百词》、古川裕(2006)认为"要"表意愿.郭昭军(2004)认为"想"表达意愿情态,"要"表达意图情态,意图情态包括意愿情态.他认为意图与意愿的区别主要在两个方面:第一,意图着重于表达所要实施的动作行为,"要" V P可以做"计划、打算"的宾语,并认为"要" VP还包含着"打算" VP是意图与意愿的根本区别;第二,意图带有预测义.  相似文献   
3.
主动意义由可控性和意愿性构成,被动意义由非可控性和非意愿性构成。零主语被动句与常规被动句一样,都具有被动标记,表达相同的被动意义,故应属于被动句的范畴。但零主语被动句反映的不是以动词为中心的及物性关系而是事件的影响性,属于非典型的被动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