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科学研究   1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 法律是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是掌握国家机器的统治阶级按其意志而制定、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现的阶级统治的工具。列宁指出:“法律就是取得胜利、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的意志的表现。”历史上,有建立在不同经济基础之上的、反映不同阶级内容的、实现不同阶级目的的法律。几千年来,剥削者阶级依靠国家政权、运用法律,对广大劳动人民施行血腥的反动统治,其共同的目的“是要尽量把穷人的血汗‘榨干’。”只有社会主义的法律,才反映和维护广大劳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成为绝大多数人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党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奋斗史。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党的力量源泉就在于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党一天也不能生存,如果党产生了严重脱离群众的倾向而不坚决克服,就有走向自我毁灭的危险。密切党群关系,克服脱离群众的倾向,对于加强执政党的领导和建设,具有特殊重大的意义。密切党群关系,消除党脱离群众的危险,坚持群众路线,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掌权和用权,决策和调查,先生和学生,坚持真理和修正错误四个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正>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一件大喜事,也是举世瞩目的一件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大事。她的丰功伟绩不仅载入中国革命的光辉史册,同时将载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史册。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英明论断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宝库。这次盛会是中国革命史上又一个伟大的光辉灿烂的里程碑。她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指明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金光大道。  相似文献   
4.
<正> 建国三十二年来,党的历史成就是巨大的,但也发生过错误。《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此作出了正确的结论。《决议》对错误所作的科学分析,构成了一幅唯物辩证法的生动画面,集中地反映了我们党对待错误的完整认识和根本立场,提供了正确对待错误的最好范例和教材,启发我们的思考,给我们以信心和力量。  相似文献   
5.
<正>生产决定分配,分配反作用于生产。奖金制度是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分配的一个重要内容。能否正确执行奖金制度是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生产能否健康发展的大问题。列宁曾指出:“在完全的共产主义制度下奖金是不允许的,但在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时代,如理论推断和苏维埃政权一年来的经验所证实的,没有奖金是不行的”。(《列宁选集》第3卷第748页)毛泽东同志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就指出:“工厂应奖励最有成绩的工人与职  相似文献   
6.
简要分析了BT模式产生的背景,从BT模式运作的依据、运作过程、特点及合同约定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与系统分析,提出政府、投资人在BT模式实施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不利因素,强调了发展BT模式有助于对公路工程项目进行融资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 1883年3月14日下午二时三刻,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安祥地躺在安乐椅上,闭上了他智慧的眼睛。这颗伟大的心停止了跳动,但马克思的“墨水”就以不可抗拒的力量,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整整一百年过去了,马克思点燃的明灯光芒四射,继续指引着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胜利进军。今天,当我们在马克思主义指引  相似文献   
8.
浅谈两项伟大工程的同步建设张佑文(经法系教授)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报告中精辟指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历来是同党的历史任务,同党为实现这些任务而确定的理论和路线联系在一起的”。顺应时代的要求,反映人民的愿望,十五大又提出了新时期的历史任务,这就是:高...  相似文献   
9.
<正> 人类走向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道路,是具体实在和丰富多样的,需要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做出理论的概括。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表现出了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巨大政治勇气和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巨大理论勇气,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做出了历史性的巨大贡献”,十四大对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理论作了科学表述,集中起来可以概括为“三个坚持”。  相似文献   
10.
<正> 生产和消费,是构成社会生产过程四个环节中的两个重要环节。正确认识生产和消费的关系,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横行当道时期,肆意歪曲和篡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和消费关系的基本原理,否认消费在社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甚至不准人们提消费,因而给我们的理论研究和经济工作带来了严重的祸害。粉碎“四人帮”以后,论述生产和消费关系、肯定消费在生产中的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