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张元英 《宜春学院学报》2003,25(2):48-50,56
数据库系统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基于数据库的联机事务处理(OLTP)以及联机分析处理(OLAP)是银行、企业、政府等部门最为重要的计算机应用之一.从大多数系统的应用实例来看,查询操作在各种数据库操作中所占据的比重最大,其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数据库系统的性能的好坏.本文以应用实例为基础,结合数据库理论,介绍查询优化技术在现实系统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后进生工作是学校、班级工作的难点。突破这个难点,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优化班集体的关键所在。几年来,我校在后进生转化工作方面进行了长期的实践与探索,积累了成功的经验。1.正确认识,重转化从1993年起,我校就开始研究、探索后进生转化这一课题,并从三个方面引导教师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后进生现象。首先,引导教师认识教育中的后进生现象存在的客观性。后进生校校有、届届有、班班有。虽然这部分学生数量不多,但负面影响较大,是班集体建设的难点所在。作为班主任,要想建立优良的班集体,就必须具备…  相似文献   
3.
从96年三月份起,我校高一年级参加了黑龙江省教育科研所组织的“中小学校活动性德育课程系统教育”的实验研究工作。起初,我们只是为完成上级布置的工作而接受实验的,但随着实验活动的不断深入开展,师生受益颇深,我们品尝到了实验的甜头,变被动接受为自觉自愿的行动。于是我们宣传实验收获,扩大实验范围,加大实验力度,来获取更大的效益。下面就实验感受谈一点粗浅看法。 一、活动性德育课程的界定 活动性德育课程一般是指学校(班级)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德育目标,给学生提供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的德育活动。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中对学科和活动课程的界定:即活动或活动课程(相对学科课程),设置展会(夕会)、班团队会活动、体育活动、科技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学校传统活动等。 二、开设活动性德育课程的益处 1.活动性德育课程克服了理论性德育课程中教育的不利因素,更好地贯彻了教育方针  相似文献   
4.
张元英 《教师》2012,(25):39-40
近年来.我校推出了“创新性学习”课改新方案,并确立了三条基本实施途径。其中,“创新学习活动实践课”就是其中的实施途径之一。“创新学习活动实践课”是课程渗透式的专门训练课的延伸。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课内、外的形式.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创新学习能力的一条不可缺少的途径。为了使实践活动开展得更加有效,我根据家乡湖南省醴陵市的实际情况,确立了《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实践活动主题。乡土文化资源是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世界的交汇点之一。进行“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的探索研究,有利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使家乡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更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下面我以《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为主题的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为例,谈谈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多角度自主选题.提高学生的自我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5.
抓好小学生说话和写话的训练,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基础环节。要把握好这一环节,需要我们教师做好多工作。下面我就我的一点感想谈一谈,希望对大家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