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3篇
教育   3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师的问题意识是对话教学的内在规定性,包含三个层面:问题的地位、问题的特征和问题的提出。具体而言,问题在对话教学中具有优先性;对话教学需要具有开放性和方向性特征的真问题;如何提出真问题是没有任何现成的规则可以遵循的,只能依靠教师的实践智慧,即教师的提问智慧。  相似文献   
2.
有效的教师课堂反馈是对话教学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从根本而言,对话教学视域下的教师课堂反馈是一种新的提问,这是由对话教学的问题优先性与循环性所决定的。对话教学视域下的教师课堂反馈具有平等性、循环性、开放性以及情境性等特征。并从课堂反馈的目的、课堂话语环境、教师的倾听、教师的提问以及课堂反馈形式等五个方面提出了促进对话的教师课堂反馈策略。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内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研究主要以学习者为研究重心,却相对忽视了对教师介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论证与研究.教学改革也应防止矫枉过正,警惕将学习者的自主理解为完全的自由,从而忽略了“自由“是以尊重教学规律和语言学习规律为前提.重视教师的中介作用是自主式课堂教学模式成功运行的保障.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课程评价理论是价值中立取向的,视课程评价为事实判断活动,将人与物等量齐观,这造成了课程评价实践中的许多弊端。课程评价改革应该从对人的价值重新认识出发,不但要评价人的工具价值,更要关注人的内在价值和交往价值。只有这样,课程评价才能促进被评者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6.
张其昀是甬籍著名教育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儒学教育思想,他的教师教育思想正是其儒学教育思想的重要体现。他非常重视教师教育,提出了诸多真知灼见。概述而言,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其一,主张大力发展师范教育,保证量的增长;其二,提出了诸多培养优秀师资的方法与策略,注重质的提升;其三,重视教师的个人修养,认为教师应是一位思想家与艺术家;其四,倡导政府采取措施保障教师待遇。  相似文献   
7.
教师理解与教师实践智慧的生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实践智慧即教师理解.教师如何通过自我反思、理解他人,并最终理解自己,将是教师实践智慧生成的关键.我国当前的许多研究特别强调自我反思、教师叙事等在教师实践智慧生成中的作用,本文将在指出其局限性的基础之上,提出教师实践智慧的生成将是自我反思、倾听学生、理解同事和对教育理论同化和顺应的结合.  相似文献   
8.
探究式交谈是一种重要的课堂话语互动形式,在其中,互动伙伴批判而又建构性地参与彼此的观点,为共同思考提供说明和建议,试图通过话语互动追求更加理智的合意.课堂话语分析可以通过实证分析追踪实时发生的话语互动和学习过程,追踪参与者是如何将自己的推理建立在他人的推理之上的.基于对实践中的师生和生生探究式交谈的话语分析,本研究揭示...  相似文献   
9.
当代课程改革中类主体本位的确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20世纪即将结束之时,我国启动了新一轮课程改革。众所周知,任何课程建构若不优先考虑价值取向问题, 没有哲学价值论的引领,都将陷入盲目和混乱,从而以失败告终。所以,新一轮课程改革需要新的哲学价值论的引导。在课程发展史上,存在三种基本的传统的课程价值取向: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和个人本位  相似文献   
10.
以学习日志为媒介的对话教学是理解型对话教学和言语型对话教学的有机结合.它可以有效地解决我国当前由于班级规模过大和社会文化原因造成的不利于对话教学的问题,是对传统课堂中言语型对话教学模式的突破。学习日志和教师回应的写作是以学习日志为媒介的对话教学的核心问题,应该予以特别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