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2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1.
电视媒体毕竟不同于平面字媒体,它“稍纵即逝”,难以在手中把玩,不像报纸那样可以反复阅读、品味。尤其是现在一开电视机就是几十个频道“恭候”,加上每个电视台都着力“拼杀”的电视剧,因此,新闻评论节目要想吸引住观众的眼球,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近几年,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最响亮的一句话大概要算得上“用事实说话”了。这绝不是《焦点访谈》的一句宣传词,  相似文献   
2.
电视谈话节目作为一种与日常生活高度接近、极具真实感的节目形态,在西方已有多年的历史,它不但不断创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高收视率神话,也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时代风气和大众的行为方式。正如美国新闻学者吉妮·斯科特博士所说的那样:“电视和广播谈话节目已经成为影响我们思想和行为方式的一种新权威。它们像是城镇议事厅或社区集会场所,在这个日益数字化和原子化的地球村中把我们集合在一起。我们可能不认识隔壁的邻居,我们可能也根本不想认识他们;我们也许害怕街上的陌生人,怕他们是潜在的罪犯。但广播和电视节目中的谈话节目却是受欢迎的,…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媒体融合发展的迅速推进,高校融媒体中心建设也迎来发展关键期。为什么要建设高校融媒体平台?建成什么样的高校融媒体平台?怎样建高校融媒体平台?本文围绕高校融媒体中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高校对新闻宣传组织机构和管理方式的重塑再造,打造“六大平台——学校融合宣传服务平台、学校思政工作服务平台、学校舆情监测分析平台、学校媒资汇聚服务平台、学校教学实践服务平台、学校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推进高校构建媒体融合“大宣传”格局。  相似文献   
4.
一个记者,要培养自己的 亢奋素”,首 “先要培养自己的好奇心。曾获得过普利策新闻 奖的美国 著名专栏 作家哈尔 ·博伊尔在介绍采访经验时这样说道:“历史学家、前《巴尔的摩太阳报》社论撰稿人杰拉尔德·约翰逊说:新闻就是使一个好的新闻记者对其感兴趣的东西。这就要  相似文献   
5.
脱口秀:主持人文化的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脱口秀”(talk show)原是美国广播电视节目中一种以谈话为主的节目形式,它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电视脱口秀节目起步较晚,它大约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们认为“脱口秀”主持人应具备“三历”和“三力”;最终体现的是人们所期望的主持人化。  相似文献   
6.
有“20世纪世界最伟大的建筑师”之称的密斯·凡·德罗在谈到成功原因时,只用了五个字——“魔鬼在细节”。密斯·凡·德罗强调,不管你的建筑设计方案如何恢弘大气,如果对细节的把握不到位,就不能称为一件好作品。简言之,细节的准确、生动可以成就一件伟大的作品,细节的疏忽会毁坏一个宏伟的规划。“魔鬼在细节”,一件优秀的电视新闻评论作品何尝不是如此!什么是细节?对于电视来说,细节指的是在新闻现场中记者抓拍到的那些富有新闻价值、反映人物特有动作的神态、语言、心境以及提示人与事物之间某种微妙关系的一组组景别。那么,在电视新闻…  相似文献   
7.
难点杂说     
早在河南电视台《中原焦点》节目开播之前,主创人员便把节目定位在“热点问题追踪,疑点问题思辨,难点问题透视,焦点问题访谈?这几个方面。该栏目自1995年2月开播以来,已播出一千多期节目,其中一半左右是新闻舆论监督节目。几百期“焦点”节目,几百次艰难的采访、播出,几十名《中原焦点》节目记者,每人都有几十次酸甜苦辣的经历。 一般来说,搞舆论监督主要有这么两难:一个是采访、核实情况难。被采访单位听说是搞正面报道,就热情接待,笑脸相迎。反之,一听说是搞舆论监督,“挑刺儿”曝光问题的,立马给记者冷面孔、闭门羹,被批评者拒绝照面,知情者不敢露面,当地领导或闪烁其词,或“无可奉告”。1995年6月,我们几位记者接到反映,说济源市生产的“黑加仑”饮料饮后致死人命,便立即去采访。不料,却受到负责此案的济源市公安局刑侦大队某些人的刁难。记者拍摄市公安局及刑侦大队牌子时,却遭阻拦,理由是这两块牌子属“国家机密”!后来,  相似文献   
8.
9.
在河南省首届电视评论类节目评比暨理论研讨会上,我和张华同志采制的《“洋楼”主人竟是谁》节目以较高的票数获得一等奖。之后,这个节目又获河南省好新闻一等奖。这似在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回忆起这期节目的采制播出,真是苦辣酸甜样样俱有。  相似文献   
10.
经历     
一个人一生中有许多经历,有的平平淡淡,有的撼天动地,有的过后即忘,有的永久记忆。 有人问我,做“焦点”记者这么些年中,哪些经历记得最深?我说,关于孩子——被劫持的孩子,被拐卖的孩子,被解救的孩子。 这是实话。 这几年,我采制的“焦点”节目将近两百期,涉及面很广,经历的事情应当说很多。但说起来,还是解救被拐卖的孩子及解救被歹徒劫持的孩子的节目最令我刻骨铭心。因为,那每一次都让人经受一次感情的“炼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