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04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列宁指出:“物质的唯一‘特性’”乃是“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特性。以下有时将这个“物质的唯一特性”原理简称为“原理”。本文从“原理”的提出、内容、实质和作用等几个方面谈谈我的粗浅体会,以就教于同志们。这个原理是怎样提出的呢?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针对马赫主义者攻击“唯物主义者坚持着似乎已被‘最新科学’和‘最新实在论’驳倒了的物质概念”,列宁指出:“象马赫主义者那样把关于物质的某种构造的理论和认识论的范畴混淆起来,把关于物质的新类型(例如电子)的新特性问题和认识论的老问题,即关于我们知识的泉源和客观真理的存在等等问题混淆起来,这是完全不能容许的。”实际上是大多数的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  相似文献   
2.
目前小学语文考试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不注重学生能力的考查。最近,我们进行了尝试性的改革,将着眼点放在学生识字、看  相似文献   
3.
上学期期末,我和几位老师对八册二组语文教材进行了研究和试教,下面就独立阅读课文《劳动的开端》一课,谈谈试教的体会。独立阅读课文是学生自己阅读自己理解的教材,是让学生运用在讲读课、阅读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和规律进行阅读实践,以便有效地  相似文献   
4.
激励教育的理论认识和实际操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索一条激励学生不断获得成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获得主动发展的途径,我校进行了“实施激励教育,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整体改革实验。下面就激励教育的理论认识和实际操作问题谈谈我们的看法。 一、激励教育的理论认识 (一)激励教育概念的界定 激励即激发鼓励,调动人的积极性。从学  相似文献   
5.
改进哲学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这里谈一点粗浅体会,请同行们批评指正。一、从学生的原有哲学基础水平出发和认真备好课。 1.了解学生在中学时代已经达到的哲学基础水平和思想特点,这是提高哲学课教学质量的出发点和先决条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学,这是提高教学的唯物论。然后,再从发  相似文献   
6.
给出了花朵数定义及相关花朵数的实例,并叙述了寻找花朵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