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体育   2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一、道家与太极道家将老子所著《道德经》奉为圣典,并且由许多道家把《道德经》加以发挥、演化,更被做为炼养的重要思想理论加以动用。道家在探求长生,探索生命奥秘的道路上,继承和发展了《道德经》思想,历经数千年,一代又一代的修炼实践,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理论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并且获取了巧夺天机的炼丹秘密。所以说,谈起养生之道,必然要谈及道家的养生理论,炼养之道。  相似文献   
2.
李建真  张兴洲 《武当》2011,(1):12-13
太极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源于中国的周易文化,发展于中国的道教、儒学文化,涵盖印度传入而中国化了的佛教文化,和国产的武术、医学、养生、气  相似文献   
3.
张兴洲 《武当》2008,(9):40-41
2007年3月27日,一代太极宗师杨振基先生溘然长逝。他的逝世,使他的亲朋好友万分悲痛,使他的弟子们失去了一位爱戴的长者和尊敬的师父;他的去世,是我们邯郸太极拳界乃至全国太极拳界的重大损失。我与杨先生有着四十多年的友情,作为他的同道好友也深感悲痛,今特撰文以示怀念。  相似文献   
4.
张兴洲  赵峰 《武当》2003,(7):11-12
盖世上习拳者多,会拳者少,然知拳中精髓者更为少也。拳经云:“天下练拳者多如牛毛,成功者少如牛角。”又云:“练拳不得法,到老也白搭。”  相似文献   
5.
张兴洲  谭大江 《武当》2003,(10):9-12
太极修道养生论解 修道练武者,道门皆为养生之功也。丰云:修道练武不养生,多病多灾不长命。五分练,五分养,功道自然长。武道以炼为主,以养为辅。文道主张清静无为,不争,退让,养生全形,顺其自然,纯在于养。武道之养,养精养气养神,炼则炼气炼意炼形。拳法以柔制刚,以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含有“如”、“象”、“好象”、“仿佛”、“一般”、“似的”之类词语的句子,人们习惯上称之为“象字句”。“象字句”情况很复杂,有的是比喻句,有的是非比喻句。据笔者初步统计,在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非比喻“象字句”多达二百一十余例,远远多于表比喻的“象字句”的数量。但在日常生活中乃至在语文教学中,人们对“象字句”的非比喻形式往往注意不够,甚至把“象字句”与比喻句混为一谈,从而造成了一定的失误。本文力图对“象字句”的各种非比喻形式作一番整体的考察,以抛砖引玉。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非喻“象字句”大致有七个大的类别。  相似文献   
7.
张兴洲  李仲良  赵峰 《武当》2013,(2):26-28
四、太极身法各部论解头者,一身之主宰,六阳之首焉。人似太极,头为太阳,上阳也。头为中正之官,修炼时不可前俯后仰,左歪右斜,不可摇头晃脑,头虚领,用意如同与天地相应,面叩中正,在运架开紧呼气时,头顶上星穴,百  相似文献   
8.
张兴洲  李仲良  赵峰 《武当》2004,(3):15-16
张祖意合太极拳正是依据太极图象之变化而创,太极拳与太极图理为一贯,太极理论是指导道家炼养的法则。太极来源于易经,其蕴含极其深广博大,堪称我国古代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的总汇。它渗透到我国古代所有的学科领域,如天文学、地理学、气象学、历法学、数学、文学、史学、哲学、民  相似文献   
9.
张兴洲  李仲良 《武当》2003,(6):13-14
基本特点及练法 张祖意合太极拳的特点为脱胎、换骨易筋、洗髓。它有五种功法:坐、卧、站、行、动。 坐调丹田之息,卧则守脐下之珠,站则筑基养气,行则借足于坦途,动则练养结合。它有内外五形十大练法:精、神、意、气、力、筋、骨、皮、毛、肌。练法共分三部。  相似文献   
10.
张兴洲  李仲良  赵峰 《武当》2013,(1):20-21
太极拳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武术之瑰宝,其历史源远流长,三丰祖师继前人太极九天功法,太极之理,养生之道和文道武道,灵感鹊蛇相斗之悟,创始了内外意形合一,以静为动,以松人柔,运肌成刚,以意催形,刚柔相济,修炼人身精神意气力,筋骨皮毛肌,阴阳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