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5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五代江南水上交通路线的建设@张剑光~~  相似文献   
2.
一般来说,疫病往往是动乱和战争的产物,越是社会混乱时期,疾疫发病率越高,为害时间较长。相反,政治清明,社会安定,虽然疫病仍会发生,但只要有正确得当的救灾抗疫措施,疫病流行的频率就低,规模亦有限。东汉末年,大疫一场接一场。桓、灵、献三帝共七十年,比较大的疫病流行有十六次之多,其中好几次是全国性的大流行。曹植《说疫气》谈到建安二十二年的大疫时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面对疫病,我们的祖先没有被吓倒。上至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下至平民百姓,一同抗疫救灾。  相似文献   
3.
一、我国古代拔河运动的产生与发展 1.最古老的拔河产生于水战需要.拔河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国,在当时被称之为"钩强".战国时期的<墨子·鲁问>最早记录战器"钩强":"公输子自鲁南游楚,焉始为舟战之器,作为钩强之备,退者钩之,进者强之,量其钩强之长,而制为之兵.楚之兵节,越之兵不节,楚人因此若势,亟败越人".  相似文献   
4.
5.
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陕西省四所高校(西安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工程大学、西安财经学院)在校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800人作为研究对象。1.2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法;2)文献资料法;3)数理统计法。2结果与分析2.1女大学生对自身健康的  相似文献   
6.
唐代后期,江南先后发生了9次较大的疫病,造成了较大的人员死亡。从这些疫病流传的具体情况来看,大多是伤寒、痢疾、疟疾等,鼠疫发生的可能性不是很大。此外,江南还有一些没有记录具体时间的疫病,也没有为史书重视。唐代后期江南疫病越来越多,与江南经济活动的频繁、人口的增多成正比。疫病发生后,唐政府开展了一系列积极的防治和救助政策,如中央和地方政府为疫区送医送药进行医治,提倡掩埋尸体以遏制疫病的蔓延,蠲免各种赋税减轻灾区百姓负担,甚至还放贷资金作为租税交纳。唐代代宗宝应元年和宪宗元和元年的两次大疫病,造成了大量的户口损失,但并没有达到江南一半人口死亡的程度,元和年间户口的下降主要原因并不是这两次疫病造成的。  相似文献   
7.
一校之长,是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具体实施者,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的总结者、倡导者、践行者,是全校师生的领路人、主心骨、总后勤。他们要对上负责,对下关切;对外协调,对内统筹。学校的大事小情,师生的冷暖安危,大到建校盖楼,小到做操值日——无不时刻萦绕在校长们的心中。学校的发展,让他们"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年四季,他们往往是"俩眼一睁,忙到熄灯",其中的苦辣酸甜、喜怒哀乐,留下了无数故事,凝聚了无穷心血,他们肩起的是责任,体现的是精神。  相似文献   
8.
为促进职业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提升,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从社会引导、学校教育、家庭影响和自身提升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探索出符合当前教育实际的提升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白居易作为唐代文坛上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不仅以诗文的形式深刻揭露了社会的腐败现象,而且对土地管理、农民、赋税、自然灾害等有关农业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充分表现了唐代文人希冀改革农业弊政的积极态度。但由于时代和自身的局限,其主张多是建立在借讽谕以劝谏皇帝的改革希望上,最终结果也往往由于不切实际而流于空谈  相似文献   
10.
唐代致仕制度日趋完善,官员致仕思想渐趋成熟。唐朝的大部分官员从国家利益和个人身体健康、伦理道德、礼法规范等方面,认为按规定致仕是十分合理的一种行为,因此到了70岁都会主动地递交申请致仕的报告。不少人一再上表,以表明自己的心迹。少数不肯致仕的官员,会受到舆论的严厉批评。大多数官员致仕后远离政事,回到老家静心养病,或者修池筑馆,游山玩水,生活在一种悠闲轻松的生活状态之中。这样的生活态度,是唐代官员对人生价值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