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张剑石 《辅导员》2010,(24):40-41
一、语文目标要明确可测 (一)正确认识"三维"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师生在语言文字的共同研读过程中几乎"自动"实现,正所谓"润物无声";如果刻意安排"教授"环节,语文课容易上成"品德课"。  相似文献   
2.
正作为美丽学校行动之一的"美丽课堂",我觉得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美丽的课堂"。这个"美丽",更应该解读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从而解释为"使课堂美丽";而"课堂",也可以拓展它的概念内涵,不仅仅是指40分钟的课堂。我们江苏省张家港市暨阳实验小学近年来一直在试着用"易简生本"理念,努力使课堂让老师和学生都明显地感觉到变"美丽"起来。  相似文献   
3.
4.
学生评价是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成绩、身心素质、情感态度等的发展过程和状况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我想通过五个小案例,说说我对学生评价的一些零碎的想法和做法。一"剽窃"一段李镇西的博客内容。我顽强地认为,教育真理几乎已经被孔子、苏格拉底等我们的先人说尽了,可供我们"发展"的"创新"的空间已经不多了;现在一些所谓专家的"首创"不过是变着花样说着古人的观点,语言更现代但意思都是一样的,比如把"因材施教"说成"多元智能",把"温故而知新"说成"建构主义",把"教学相长"说成"师生互动",把"有教无  相似文献   
5.
《可爱的草塘》是小学语教材中脍炙人口的名篇。我在教学时,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特别是用到了互联网资源和一个网页特效,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张剑石 《江西教育》2003,(17):30-30
早上戴着红袖章站在校门口做值日老师,看到学生们络绎不绝地进入校门,“老师好”的声音也不绝于耳,我总是微笑着点头示意或者礼貌地说着“同学们好”。一次偶然的发现让我若有所思———我注意到其中仍有不少的学生是低着头或是侧过脸没有向老师问好就进入了校园的,对我这个值日老师似乎视若无睹。通过进一步的观察,我还发现随着年级的增高,不与老师打招呼的人数也在增多。简单地认为这些学生不尊敬老师是不可取的,正如禾苗长得不好,农民绝不会责怪禾苗而只会反思自己一样,我开始注意到老师的一些行为。排除学生的品德因素和特殊个性,我觉得…  相似文献   
7.
8.
《匆匆》是朱自清散文中的名篇经典,是人教版新收入小学第十二册的课文。如何较好地指导学生理解文字内容,赏析优美词句,体会作者心态.笔者提出几点供老师们在教学设计时参考。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带着要求在预习时反复读课文  相似文献   
9.
张剑石 《江苏教育》2006,(2B):25-25
《匆匆》是朱自清散中的名篇经典,是人教版新收入小学第十二册的课。如何较好地指导学生理解字内容,赏析优美词句,体会作心态,笔提出几点供老师们在教学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