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3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9月,对一本杂志来说,是个分水岭。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批老作者、老读者长大,离开,同时又有一批新人加入。《新作文》更像一所学校,有人毕业,有人报到。时间一路向前,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路上成长,成长中路经这所学校,进来看看,便是缘分。这期杂志,至少有两个方面让我感到欣喜。一方面,我欣喜地看到出现了不少新人的作品,而我也相信,这些"新人",必将会通过他们源源不断的作品,通过他们与我们一起度过的时光,成为我们杂志的"老人";另一方面,我也欣喜地看到,关于"青春"和"时间"的思考遍布字里行间,这样的思考无疑是我们每个人成长中的珍珠。或许,这也与《致青春》的上映有关吧。  相似文献   
2.
水莲花开了     
洽儿说:“妈妈,我要做实验。”我问:“可以,麻烦吗?”“不麻烦。”他说。我之所以问是否麻烦,是因为他总有许多要做的实验。他的想法总是太多,而他想要完成他的实验,总是会向我要许多目前家里还没有的东西。我就只好说:有时间去给你买。事实上,一段时间之后,我们都忘了。  相似文献   
3.
很遗憾,我至今都没有抽出时间来读一读韩寒的新书《我所理解的生活》。但我无比喜欢这个书名,这七个字,给了我关于生活的许多遐想。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理解生活的角度和方式,只不过,我们不是"意见领袖",我们的作品还不敢如此命名,如此命名了也不会引起他人的关注而已。陈安然在本期表达了自己所理解的人与动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当人类对他人的不幸只作看客,却不能给予丝毫温暖的时候,反而是一只狗,成为与人不离不弃、生死相依的伴侣。文中的少年以那  相似文献   
4.
1.D2.C3.A4.D5.B6.B7.A8.母亲勤劳的特点从家庭到社会9.能用变化无穷的语言,表达变化无穷的意义10.“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对比1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2.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②十年春,齐师伐我13.揭示了孔乙己政治地位与经济状况的矛盾性,刻画了他身份特殊的形象特点14.全书的各种矛盾和故事情节都与这一回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或联系,尤其是引出了“护官符”15.推动情节发展,构成完整故事,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16.感恩图报,担当大任17.前者是:…  相似文献   
5.
总是很欣喜地看到,不少在《新作文》一路成长的孩子,文字获得了成长。而我们更明白,这潜藏在文字成长背后的,是他们内心的成长。还记得2012年8月在阳城夏令营的时候,已拿到北京一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的何婧婷,人如其名地亭亭玉立着,从毛主席特型演员手里接过了营旗,姿势优美地挥舞着。她那天真开心的笑容,柔美清纯的声音,给每一位参加夏令营的同学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