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9篇
信息传播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合作学习理论的影响,以及写作教学的重心从结果(product)转向过程(process),越来越多的二语写作教师开始在写作课堂上使用同学互改这一作文评改模式。尽管关于同学互改的有效性还有很多争议,需要更多的实证研究,但其有些效用得到了大部分二语写作研究者的认可和证实。  相似文献   
2.
在语言交际中,为了某种表达的需要,使不在同一反义义场中的两个词,临时构成意义相反或相对关系,这就是言语反义词.言语反义词产生的原因及相应的修辞效果有以下两个方面为了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语言生动、具体、色彩鲜明,往往产生言语反义词;为了增强文章的幽默感,突出讽刺性,往往产生言语反义词.  相似文献   
3.
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以精确、明晰、具体而富于形象性特征的语言,塑造出了俄国文学史继叶甫盖尼*奥涅金之后又一位"多余的人"的典型形象,并因而画出了俄罗斯19世纪30年代的精神画像,为我们留下了一份非常珍贵的文学遗产.  相似文献   
4.
张华莉 《培训与研究》2009,26(7):22-24,42
“的”字在现代汉语中常以助词身分出现,文章从这点入手来探讨“的”字的用法。“的”字最常见的用法是作结构助词,用在偏正结构中的定语和中心语之间,形成定中关系。“的”字还可以附着在别的词语上,后面不出现中心语(名词性词语),构成“的”字结构,它的功能大抵相当于名词。“的”字用作语气词也很常见,常常出现在陈述句末表示肯定或决定的语气,在对它的这个用法进行分析时要注意和另外一个语气词“了”进行区分。另外,“的”字还有一些特殊用法,本文也将对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具备一定的英文写作能力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现在,中国已经进入了世贸组织,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已不仅限于口头上的交流,还要以各种书面的形式出现,因此,具备书写的能力与听、说、读、译同样重要.可是,在现实中,写作能力的培养是学生深感头痛的问题,而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则成了广大外语教师常常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汉语词可以分类,汉语词一般都有固定的归类,在今天已成定论。但有一部分词偏偏很活跃,不愿“从一而终”,于是酿成了一场至今尚未了结的悬案——词的兼类问题。从我国第一部语法书《马氏文通》的“词类通假”学说到今天的词的兼类或活用,经历了众多转折——《国文法草创》的“词类活用”学说;《中国现代语法》的“词的变性”学说;  相似文献   
7.
大学英语写作现状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对学生作文中的常见错误进行了分析,然后探讨了影响英语写作能力的因素,如词汇贫乏、不尽人意的教学现状、缺乏写作积极性等,最后提出了一些新的写作教学尝试,希望能给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8.
浅谈言语反义词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语言交际中,为了某种表达的需要,使不在同一反义义场中的两个词,临时构成意义相反或相对关系,这就是言语反义词,言语反义词产生的原因及相应的修辞效果有以下两个方面;为了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语言生动、具体、色彩鲜明,往往产生言语反义词;为了增强文章的幽默感,突出讽刺性,往往产生言语反义词。  相似文献   
9.
推行《汉语拼音方案》,推广普通话,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搞好这项工作,除了做好宣传鼓动,培养训练,观摩比赛等外在工作外,还应该扫除人的心理障碍,激发内在动力,这样,才能使“双推”工作顺利而又迅速地发展。 近年来,我们通过调查,并结合几年来教口语课的体会,了解到我校及其他中学教师中,坚持讲普通话的并不多,有部分教师虽然课堂用语是普通话,但日常生活用语却仍是方言;学生中有少数会讲普通话,而且还比较标准,但却很少用普通话,也是用方言进行交  相似文献   
10.
外语课堂教学是学习者习得第二语言的重要环节,教师话语是外语课堂的重要交际媒介,它不仅是学生接触英语的来源,而且是教师讲解知识和指导学生的工具。本文分析了外语课堂中教师话语与语言习得之间的关系及现状,提出了提高教师课堂话语的途径,以改善课堂教师话语的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