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元二次方程字母系数取值范围求解是中考题中出现频率相当高的题型之一。解这类问题一般用到判别式和韦达定理的知识,这两个知识点既可各自分开使用,电可综合使用,有时还辅以其它手段。特别要注意的是使用判别式要考虑二次项系数a≠0,使用书达定理时先确保△≥O,现具体淡谈解法。  相似文献   
2.
3.
1判别式的“前世今生” 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有实数根的充要条件是其判别式△=b^2-4ac≥0,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这一性质,我们常可根据题设条件构造一个二次方程,利用判别式间接求解,它在求函数值域(或最值),证明不等式,圆锥曲线、三角函数、数列等问题上有广泛应用[1].用判别式解题的方法,姑且称之为判别式法.这种方法在中学里历经坎坷,让学生接受并能灵活运用并非易事.  相似文献   
4.
人教A版数学必修1首页上"主编寄语"中提到"数学是自然的"、"数学概念、数学方法与数学思想的起源与发展都是自然的",要求我们崇尚自然,回归问题的本原性.综观一些高考题标准答案真是"神来之笔",老师和学生有时很难想到,若老师上课时照搬标准答案讲评,学生只能"望题兴叹",啧啧称  相似文献   
5.
张城兵 《数学教学》2013,(12):29-31
在高考复习中,笔者让学生练习了2011年全国高考浙江卷理科第18题:在AABC中,  相似文献   
6.
高考题是命题组专家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选拔人才的标尺,有它的权威性和对今后教学工作的导向性.它既不是拒人于千里之外面目狰狞的异灵也不是"藏在深闺人未识"的千金小姐,而是"飞入平常百姓家"的熟客,很多时候它的"前世"早已大白天下,关键是  相似文献   
7.
多年教学实践表明,很多同学对立体几何问题都有畏惧感,主要原因是缺乏空间想象力,对看不到的立体图形部分无法想出模样;还有作图能力缺乏,没有图就束手无策.近年来,在各级各类模拟试卷上出现一类立体几何中的动点问题,这对上述同学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质点运动本来让人捉摸不定,现要在立体图形中运动更让人不知从何处人手,更无法想像出动点的轨迹如何?其实点动成线,线动成面,而线线、线面、面面的位置关系性质和判定大家耳熟能详,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分析题设条件,如何在原图基础上化“动”为“静”,化“立体”为“平面”,增添必要的平面辅助图,并合理使用性质和判定,兹举数例剖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多年教学实践表明,很多同学对立体几何问题都有畏惧感,主要原因是缺乏空间想象力,对看不到的立体图形部分无法想出模样;还有作图能力缺乏,没有图就束手无策.近年来,在各级各类模拟试卷上出现一类立体几何中的动点问题,这对上述同学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质点运动本来让人捉摸不定,现要在立体图形中运动更让人不知从何处入手,更无法想像出动点的轨迹如何?其实点动  相似文献   
9.
正立体几何中引入"坐标法"使空间想像力弱的同学能较为方便解决平常要作大量辅助线才能解决的立几题,但随之而产生的问题是因为以算代证,计算"战线"拉长,错误率大面积提高了.笔者调查了高三第二轮复习中我校和其它学校进行两次大的联考和一次自行组织的测试卷中学生答题情况,发现解立几题错误表现在:①因线段长度计算错误而导致点坐标错误,原因是用三角函数时,特殊角三角函数值记错,有时乘除不分或根式运算错误;②建立坐标系后,点在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