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1原理 SO2是一种易液化的气体(常压下沸点是-10℃),也容易被活性炭吸附。若把吸附有SO2的活性炭封在玻璃管里,可以利用它的热离解平衡实现SO2的解吸和吸附。  相似文献   
2.
丁烷是一种易液化的还原性气体 ,其密度比空气大 ,难溶于水。用市售丁烷做一系列的化学或物理实验 ,具有取气方便、操作简单、实验效果好等特点。现介绍如下 :1 做制取Fe(OH) 2 的保护气Fe(OH) 2 是一种白色的不溶性物质 ,因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难以观察到它的白色。若把新制的FeSO4溶液倒入试管中 ,在试管中通入丁烷气体至满。由于丁烷比空气密度大 ,因而试管中的丁烷不易外溢。把刚刚煮沸除氧的热NaOH浓溶液 (煮沸时间不低于 2分钟 )用滴管滴入试管中 (滴管应插在管口以下 ,以防液滴接触空气 ) ,会发现试管中有大量…  相似文献   
3.
不少同学对溶液中也存在电流持怀疑态度。为此,笔者设计了一个能证明溶液中也存在电流的实验。一、实验装置和步骤如附图,AB为浸有饱和Na2CO3溶液的滤纸棒(即用滤纸卷成的纸棒),将此滤纸棒用两根细铜丝AC和BD系紧后,横悬于蹄形磁铁两端的中央,连接250V的直流电源(若直流电压太低则现象不明显)和开关K。  相似文献   
4.
1 实验步骤取1根长约30cm、内径6~8mm 的硬质直角玻璃管,在转弯处塞上一团玻璃丝,再从另一端装入颗粒状活性炭(约装15cm 长),并塞一团玻璃丝。将玻璃管均匀加热,并用洗耳球不断鼓入空气,以除净活性炭吸附的水和玻璃管内壁的水珠(加热温度不能太高,以免引起活性炭的燃烧)。冷却后,玻璃管中缓缓通入干燥的 SO_2,这时可以从玻璃管外壁感觉到活性炭吸附 SO_2时的热  相似文献   
5.
陈烨  张守法 《化学教学》2002,(2):10-10,28
镁能在氨气中剧烈燃烧 ,本文将对该反应作些实验性的探讨。1 实验装置2 操作步骤及现象解释用小刀在橡胶塞上切一深口 ,并把一弯成“几”字形的光亮的镁条插入深口中。用橡胶管连接A、B两瓶 ,打开止水夹C。在A、B两瓶中充满氨气 (B瓶瓶塞上的另一根长玻璃管和大气连通 ) ,将插在橡胶塞上的镁条点燃并迅速插入A瓶中 ,塞紧瓶塞 ,发现镁条能继续燃烧 ,瓶内充满棕色烟。火焰熄灭后 ,关闭止水夹C ,取下A瓶瓶塞 (保持瓶口朝下 ) ,发现有橙色和黄色残渣落于塞上。迅速取下残渣 ,再赶紧将橡胶塞塞紧A瓶 (尽量防止空气混入 )。将D处橡胶…  相似文献   
6.
张守法 《考试周刊》2010,(28):222-222
初中科学教学需要精选活动内容.充分利用学生好奇、好动、好胜的特点,以兴趣为内在动力,运用多种多样的教育方法,优化科学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科学素养。本文作者结合科学活动课的实践,探讨了优化科学活动课教学.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