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西县城北疏勒河北岸戈壁滩上新近发现了密教坛场遗址.一般情况下,密教仪式坛场在作完佛事后并不有意保存,因此该遗址便成了极为罕见的保存至今的坛场遗址.  相似文献   
2.
《宋史》记载的洪元谷大云寺,笔者认定它就是今天天梯山石窟大佛窟,宋庭曾多次资助六谷部修葺洪元谷大云寺,大云寺起建于唐代,天梯山石窟大佛窟在唐、宋相当一段时间称洪元谷大云寺。  相似文献   
3.
张宝玺 《家教指南》2001,(3):178-181
北凉石塔的发现已近1个世纪,1902~1905年德国人勒克柯(A.von Le Coq)于吐鲁番高昌故城掘得2座;上世纪初在酒泉石佛湾子出土4座,1969年又在该址出土2座;上世纪40年代敦煌的几座也被辗转发现.目前出土和征集到的共有14座,其中武威1座,酒泉6座,敦煌5座,吐鲁番2座,现存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和省、地、市各级博物馆里,3件流向国外,存放在国外的博物馆里.  相似文献   
4.
河西石窟中多铺以大梵天、帝释天为胁侍的造像,长期以来都著录为菩萨和天王。以大梵天和帝释天为胁侍的造像源于犍陀罗艺术。随着时代的不同、地域上的变化,在流传过程中,其形象参入了多元文化因素。河西北魏石窟中大梵天均着菩萨装,帝释天则为武士装,或称天王装。  相似文献   
5.
炳灵寺石窟第169窟西秦壁画梵天劝请,长期以来被认为是说法图。本文认为该图像内容是梵天劝请释迦说法图。梵天劝请源于印度犍陀罗艺术。犍陀罗艺术中,都是梵天与帝释天侍于释迦两侧,而本图则是梵天单一跪拜求请,更接近佛经的描述。  相似文献   
6.
炳灵寺第1、90和133窟,在刘家峡水库淹没区,1967年春夏之际对这几个洞窟进行了考古清理,并对其中部分造像、壁画搬迁保存。本文详细介绍了搬迁前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河西石窟中敦煌莫高窟规模最大,它与其他中小石窟都处在丝绸之路上,有共同的渊源。研究莫高窟石窟艺术时,对于河西其他石窟的研究也是必要的。本文研讨河西北朝中心柱窟的窟形和演变等问题。河西又称河西走廓,一直是古代通往西域的陆上主要通道。佛教沿着这条通道传入我国内地。河西石窟共有17处,由西向东,敦煌附近有莫高窟、西千佛洞及南湖店石窟、肃北  相似文献   
8.
拙作《从"六国共修"看麦积山石窟历史》(刊《敦煌研究》1995年第4期),引起了张学荣及何静珍二先生的重视,撰文《再论麦积山石窟创建时代及最初开凿的洞窟──兼与张宝玺先生商榷》,刊《敦煌研究》1997年第4期。张何文很长,涉及的内容很广泛,几乎是每事必论。但就其和我商榷的实质问题,主要集中在下述两点:一是石岩寺的名称,是出现于后秦(姚秦),还是北魏,这个问题关系到麦积山石窟的一段历史问题。二是公认现存最早的洞窟之一的第78窟,佛台上有没有后秦(或西秦)层,其造像是北魏,还是后秦?对于前文提出的"六…  相似文献   
9.
从"六国共修"看麦积山石窟的历史张宝玺"六国共修"新析麦积山5世纪初作为陇右佛教盛地,最早见于记载的是《高僧传·玄高传》 ̄①,时有不少僧人隋玄高在麦积山从事佛教活动。其时是否开凿石窟寺,没有明载,石窟寺的历史问题单就本条记载得不到解决。之后,五代人《...  相似文献   
10.
兰州庄严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 ,历元、明、清重修重建。清初以来寺内塑、书、画三绝称著于世 ,不幸的是三绝毁于“文化大革命”中。本文对“文革”前寺院的状况作了介绍 ,并根据当时的记录对三绝的艺术价值略作考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