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笔者在翻译美国英语教师教学指导书 (以下简称指导书 )过程中发现其较好地把语文教育同社会生活、思维训练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我国语文教育与生活形成代沟的弊端 ,体现了大语文教育的思想。本文打算以美国小学四年级英语教师指导书第一单元《印度王公的大米》一文的教学为例 ,从师生观、教学观、育人观三个方面来剖析美国母语教育中的大语文观 ,并和我国的语文教材、教学指导书作了一些适当的比较 ,希望能给我们的语文教改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一、师生观 :平等尊重 团结协作美国教育者十分强调一种平等合作的师生…  相似文献   
2.
3.
任何一门学科的性质问题都是对该学科进行系统研究的首要问题,语文课程也不便外。自1949年由“国文”“国语”改称“语文”以来,人们对语文性质的研究就随之展开,但又一直存有争议。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1997年11月《北京文学》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教师主体性特点及其表现的分析,阐明了弘扬教师主体性的重要性,并论述了弘扬教师主体性的基本途径是:转变教学观念,改善教学环境,开发校本教材,进行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5.
当前课程改革中教学观转变有几个主要方面:在教学方式上,由以讲为主转向合作探究为主;在教学内容上,由封闭转向开放;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由单一时空转向灵活时空;在教学管理上,由专制转向民主;在教学手段上,由黑板粉笔转向多样化综合;在教学评价上,由重结果转向多元评价。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轰轰烈烈的进行.课程的改革必然带来教学观的根本转变.我们的教学将从重知识的接受性教学转向重综合能力的探究性教学、从单一的认知性教学转向多维的体验性教学、从机械的决定性教学转向互动的交往性教学.本文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要求,从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管理、教学手段、教学评价六个方面来阐述当前教学观的转变问题.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的本质是一种生产劳动。其基本要素包括教师、学生、时间、空间、教学材料、教学手段6种。教师、学生、教学手段属于活泼型要素,时间、空间、教学材料属于稳定型要素。我们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积极优化课堂教学要素,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8.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制度体现了追求社会公平、正义,体现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伦理关怀。该制度在实行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一是学生的诚信如何保证;二是金融机构的利益如何保证。加强诚信教育,完善个人征询系统,增强学生诚实守信的意识;完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制度等措施有助于这一制度伦理功能的完善。  相似文献   
9.
教师教学用书是与教科书配套的、指导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书籍。它是教师开展教学的重要依托与参照,好的教师用书能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有益的指导。笔者在翻译美国麦克米兰/麦格罗希公司出版的《小学四年级英语阅读教材教师用书》的一些案例时发现,美国的教师用书体现了“多”  相似文献   
10.
本论述了课堂教学常规的基本特点:相对稳定性、动态性,并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从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管理、教学手段、教学评价六个方面说明了对于课堂教学常规的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