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科学研究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计算机与网络相结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评测手段,已经被相当多的教育部门所采纳。本文涉及的在线考试系统,实现了传统考试过程中的出卷、考试、判卷和试卷分析过程。由于是面向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本考试系统除了实现一般的考试系  相似文献   
2.
该文以"内圣"释"为天地立心",以"外王"释"为生民立命".而"内圣外王"之学才堪称"往圣之绝学",才能够"为万世开太平".  相似文献   
3.
《西游记》的主题 ,有十数种提法。每一种主题论 ,都有其合理性 ,同时也有其局限性。本文正是分析了诸种主题论说局限与狭隘的一面 ,希望借此吸引读者的注意 ,更以实事求是的态度 ,进一步深入对《西游记》主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龙年说龙     
新的千年的脚步声离我们是越来越近了。按照中国传统的算法,新千年的第一年──2000年恰好是“龙”年。千年以“龙”开始,而我们都自言是龙的传人、龙的子孙,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兆头。 一谈到龙,大家都个陌生,看到的龙的图案,听到的龙的歌声,念到的龙的词语,可谓比比皆是。但龙究竟是什么呢?中国人为什么都称作是龙的传人、龙的子孙呢?要真正答好这两个问题,恐怕还是要费点时间的。东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道;“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传说中黄帝、禹、共工、祝融等…  相似文献   
5.
《西游记》佛教文化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该文以“内圣”释“为天地立心”,以“外王”释“为生民立命”。而“内圣外王”之学才堪称“往圣之绝学”,才能够“为万世开太平”。  相似文献   
7.
在国家相关教育信息标准基础之上建立各高校的信息标准,并依据标准建立基础数据库,将应用系统数据库建立在对基础数据库的引用之上,无疑是解决信息共享行之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8.
《西游记》自金陵世德堂本付梓印行,雅俗广被,深受人们喜爱。随着阅读的深入,对它的研究也日益展开,诸如作者问题、主题问题等等。单就主题而言,自明清以至今日,即有十数种之多,它们是其是,非其非,互相辩难,莫衷一是。本文即拟探讨这一历有纷争的问题。笔者认为,任何一种主题论都是站在特定的角度从特定的立场来审视问题,因而都具有自己的合理性,但同时也就有自己的不足之处。本文也只是以自己的视角谈出自己的看法,疏漏之处,怕也在所难免。那么《西游记》到底是讲什么的?笔者认为,《西游记》是以佛教哲学为指导,借师徒四…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内外的网络行为监控系统的分类方法很多,按照运行原理分为旁路模式和网关模式两种。如果采用网关模式,所有数据流都必须经过该网关,实现控制非常方便,但是这种模式会对数据传输造成影响。而采用旁路模式,通过交换机镜像端口获得数据包的拷贝不会对数据传输造成任何影响,但是要实现对网络行为的控制有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10.
《西游记》的主题,有十数种提法。每一种主题论,都有其合理性,同时也有其局限性,本正是分析了诸种主题论说局限与狭隘的一面,希望借此吸收读的注意,更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进一步深入对《西游记》主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