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语中带有语法标记的被动式,经历了以"于"字式为主流类型、以"为A所V"式为主流类型和以"被AV"式为主流类型等几个历史发展阶段。主流类型的形成和更替,显示了"适者生存"规律在语言发展进化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汉语中的“这本书的出版”之类“NP的VP”短语的性质问题,是学术界一个热点问题,也是一个老大难问题。这种由主语和谓语构成的结构,其实只是一个名词性偏正短语的修饰语——定语,它的中心语并未出现,而是被隐含起来了。其中“的”字是一个名词性标记,它是在中心语被隐藏之后添加上去的。我们将这种隐含掉了中心语的名词性偏正短语称为“隐核心”短语。“隐核心”结构的出现是语言经济性作用的结果,同时与它的中心语本身的语义特点、语言信息的传递特点和汉语的语法特点的影响也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对于杜甫《秋兴》诗"香稻"一联的句法,过去的研究要么未能认识到句子类型的多元性,要么未能准确把握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因此其结论存在着值得商榷之处。从句中成分之间的关系、汉语句法发展史、唐代诗歌语言的特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来看,"香稻"联中的两个句子整体上都是属于存在句,其中"啄余鹦鹉粒"为定中型被动式,"栖老凤凰枝"为"定中型使动式"。  相似文献   
4.
张延俊 《学语文》2014,(4):69-70
伴随着马年的到来,"马上"一词开头的新年祝福语走红起来,什么"马上有钱"、"马上有房"、"马上有车"、"马上有对象"、"马上有孩子"、"马上有健康"、"马上有一切"等,在耳畔不断缭绕。北京大学的一位社会学教授认为,各种"马上"祝福语既反映出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同时也反映出国人焦虑、不安、浮躁的心态。  相似文献   
5.
“教”字式是现代北方话中最主要的被动式类型,也是共同语中的一种重要被动式类…型。“教”字式是在汉语被动式的同化作用下由变异的“教”字使役式转化而成,在其形成过程中,阿尔泰语言的被动表示法也起到了重要的拉动作用。“教”字式在中古时期开始萌芽,近古时期取得了迅速发展,使用频率不断提升,语法构成趋向复杂,语义角色不断丰富,生命级别明显降低,语法功能变得多样。  相似文献   
6.
把“解”类字的韵母读成“椰”类字和“叶”类字的韵母,即读为“ie”音,这是不正确的。无论是从汉语史和现代汉语方言的情况上看还是从音理上看,“解”类字的韵母都应该是“ia,”音。“解”类字韵母读音方面所出现的问题,来自“汉语拼音方案”的影响,而“汉语拼音方案”的不完善则又导源于“注音字母”。  相似文献   
7.
先秦时期,几乎所有的"谁为"都属于"谁宾语+为"式,发展到唐代,绝大多数"谁为"都属于"谁主语+为"式。先秦时期,所有的"为谁"都属于"为系词+谁表语"式,发展到唐代,绝大多数"为谁"都属于"为+谁宾语"式。也就是说,从先秦到唐代,"谁宾语+为"式由盛转衰,几乎退出历史舞台,"为+谁宾语"式从无到有,成为常式。这种现象表明,发展到唐代,"为"的疑问代词宾语"谁",后置化历程基本完成。  相似文献   
8.
英语"Enrongate"(安然门)是用常见的"混成法"构成的一种复合词,其中的"-gate"是"watergate"的简写,用的是"watergate"的引申义。汉语的"-门"译自英语的"-gate",与汉语原有的"门"没有意义上的联系,引进汉语后其意义又有引申。无论是英语的"-gate"还是汉语中的"-门",它们都不同于用来改变词性的"词缀"或所谓"类词缀",而是实语素,尽管这个语素具有较强的能产性。  相似文献   
9.
《水经注》完成于北魏延昌至正光年间,是中古汉语研究的一份宝贵资料。不过,其中的语言成分比较复杂。从被动式方面的情况看,除了郦道元自述部分的语料或者经过其转述加工的语料外,还有一些直接从其他文献中援引而来的语料,这些直接引用的语料与郦道元个人语料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历史文献进行语言研究,必要时应将两种不同的语料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10.
在杜甫的诗歌作品中,使动结构仍然较为多见,"于"字被动式的省略式和"为"字被动式也较为多见,处所成分多数居于谓语之后,最常见的判断句是"名词+副词+名词"式,这些情况反映了杜甫诗歌语言传统典雅的一面。另一方面,杜甫诗歌语言也带有一定的时代色彩,如疑问代词"谁"作宾语时居于谓语之后,比较句可以带新兴的比较状语或新型的比较补语,兼语句中表示"致使"义的"使"字句较多,"将"字句和"把"字句也有一定数量的用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