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科学研究   1篇
文化理论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我国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正在全面展开,为了平稳地实现由传统的产品经济模式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模式的转换,关键是在搞活微观经济的同时,搞好  相似文献   
2.
张德秋 《职业圈》2014,(9):67-67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铁路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可避免的矛盾和冲突,而这些矛盾和冲突也在人们思想中趋向尖锐和明显,因此需要注重铁路政工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本文将就自营铁路政工人员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3.
在传统体制下,我国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实行的是“国家所有,国家经营”,所有权和经营权合为一体的单一化模式。针对这种传统的全民制企业的固有弊病,改革是以明确社会主义企业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地位,扩大企业自主权开始起步的。先后试行了利润留成、利润包干和利改税等多种办法,由此形成了改革伊始以简政放权和减税让利作为企业改革主要内容的思路。但是改革实践证明,从利益分配入手,承认企业自身的利益,使企业具有了初步的活力,但企业资产增殖的内在动力并没有形成,反而导致了企业行为机制的紊乱;简政放权初步确认了企业自主经营权,却未能触动旧体制下企业的病灶。“剪不断,理还乱”,企业依旧是政府行政部门的附属物。  相似文献   
4.
以普遍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为中心的农村生产关系调整和变革,给我国带来了经济改革的春天。改革推动着农村经济迅速发展。怎样深化农村经济改革,进一步促进农村商品生产更大规模发展?我们认为:农村经济改革的深化应该紧紧抓住流通这个中心环节来展开。下面就该问题作一些理论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在生产力因素的分析上,在50年代和60年代,主要是二因素和三因素的争论,70年代说不上什么争论,80年代则主要是从二、三因素论向多因素论过渡。对生产力因素的分析之所以出现这种变化,是因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在生产中的广泛采用,社会再生产呈现出复杂化、自动化的趋向,从而使生产力的内容更加丰富,原有的因素不断脱变分裂,一些附属性因素转化为相对独立的因素,各因素之间能量转换加快,联系更加密切,使得生产力具有不少新特点。《经济学周报》1985年2月11日刊载了薛金文的《当代生产力因素浅议》一文。薛文指出了当代生产力的六个特点。我认为需要补充两点,既教育和信息也是生产力因素。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在传统体制下,我国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实行的是“国家所有,国家经营”,所有权和经营权合为一体的单一化模式。针对这种传统的全民制企业的固有弊病,改革是以明确社会主义企业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地位,扩大企业自主权开始起步的。先后试行了利润留成、利润包干和利改税等多种办法,由此形成了改革伊始以简政放权和减税让利作为企业改革主要内容的思路。但是改革实践证明,从利益分配入手,承认企业自身的利益,使企业具有了初步的活力,但企业资产增殖的内在动力并没有形成,反而导致了企业行为机制的紊乱;简政放权初步确认了企业自主经营权,却未能触动旧体制下企业的病灶。“剪不断,  相似文献   
7.
采暖系统节能主要有锅炉、室外供暖管网、室内供暖系统节能组成,对节能建筑中室外供暖管网、室内供暖系统的节能设计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