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汉代博戏与赌博习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赌博与博戏活动在汉代十分盛行,上自宫廷百官,下至民间里巷,许多人都迷恋于此。汉代博戏方法相当丰富,除传统的投箸和投毙外,还产生了一些棋类等变种,是中国古代博戏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汉代博戏兼有赌与戏的双重性质,与今天的赌博活动并不一样。  相似文献   
2.
2000年以来,临沂师范学院在抓内涵促发展的办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教学为本、质量立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管理理念,并积累了一套基本成熟的做法,保障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本文拟从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及载体、教学环境与条件、课程管理等五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
一、受命于危难之时1941年和1942年是山东抗日根据地最为艰苦的两年。两年里,日寇千人以上的“扫荡”即达70余次,其中万人以上的有9次。加之天灾严重,国民党顽固派又趁机制造反共摩擦,山东根据地各区面积都在急剧缩小,部队严重减员,军需民用都极端困难。对此,主持八路军一...  相似文献   
4.
高校教师评价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95年以来,我国已有250多所院校接受了评估。2001年起,教育部将过去实行的各种教学质量评估方案合并成了一个方案,该方案共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共包含7个1级指标、1个特色与18个2级指标。教育部修正的这套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已是一个相对完整且较为科学的指标体系。在具体实践中已收到了如下效果:第一,促使学校主管部门更加重视教学工作,有利于加大对教学经费的投入;第二,办学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第三,师资队伍建设得到了加强;第四,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第五,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更加明确;第六,极大地调动了教师与学生教与…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如何创建高效课堂,如何提高教学效率成为广大教师需要积极探索的课题。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而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正确的定位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因素。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从创建者、引导者、讲解者、组织者、参与者、评价者、培养者七个方面阐述了打造高效课堂,教师该怎样定位。  相似文献   
6.
成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可持续发展已是时代主题。成人高等教育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以确立成人高教应有的地位;其次要构建一套符合成人教育特色的教学体系以保证教育质量;再次要建立一个开放、灵活、高效的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增强竞争力和活力;最后要培养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人才以保持先进性。  相似文献   
7.
编辑伦理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随着编辑学研究的深入开展,编辑伦理学的研究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大家重点研究了编辑伦理的概念、规范、编辑道德滑坡的现象、原因及提高编辑伦理道德素质的具体措施等问题,也有少数学者就编辑伦理的功能、编辑伦理的历史特征等范畴进行了尝试性研究。但也应当看到,较之医学伦理道德等其他职业道德的研究,编辑伦理学的研究仅仅才处于起步阶段,众多的编辑伦理学范畴在研究方面还是空白。  相似文献   
8.
课程创新是地方院校改革的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体系中处于中间层次的地方性高校盲目攀比名校,导致课程体系是"拿来主义"的,脱离地方需求,毕业生就业难,地方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这类问题出在课程设置上。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高等教育强国无不把课程创新当作高校改革的核心。我国高校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课程改革虽然涉及到了这方面的问题,但并没有根本解决问题。临沂师范学院的课程创新为我们探讨地方院校改革提供了很好的案例。据此总结,地方院校课程创新应当有较为明确和可行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2010年10月23~24日,由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临沂师范学院、剑桥大学研究会联合举办的“大学经营国际论坛”在山东临沂师范学院隆重召开。来自美国、英国、俄罗斯、巴西、瑞典、韩国等国外40多所高校和国内35所高校、10余家企业的领导专家与企业界CEO代表共10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