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文"与"质"的本来涵义是"文"谓文饰,质谓质朴,它的原始形态,是早期儒家学派论夏、商、周三代文化历史形态之简要表述.周、秦以降,沿着品人和论世两个分支发展.钟嵘<诗品>论诗,是这两个分支的完美融合."体被文质"犹如"文质彬彬",是诗评文质论的最高审美范畴.  相似文献   
2.
南朝梁钟嵘(?-518)撰<诗品>三卷,其时约在梁武帝天监十二年至十七年(513-518)间.这时的钟嵘已是他的晚年,先后为衡阳王萧元简、西中郎萧纲纪室,世称"钟记室".  相似文献   
3.
滋味 ,诗学鉴赏论诗的鉴赏是诗评的先导 ,没有鉴赏 ,便不能将诗评引向深入。但是在具体诗评中 ,鉴赏和评论往往融为一体 ,同步前进。如果说诗评着眼于理性的判断 ,那么 ,鉴赏则是侧重于感性的直觉 ,是鉴赏主体艺术感觉的升华 ,是浮沉于诗的形象世界所唤起的一种特殊感觉精神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 ,诗评是净化了的鉴赏 ,诗评的提高 ,有赖于鉴赏的深入。但是诗的鉴赏作为精神生产的一种传导手段 ,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往往渗透到鉴赏主体的心灵深处 ,引起强烈的回响 ,获得精神的满足和审美的愉悦。诗的鉴赏如同品尝美味。陆机《文赋》云 :…  相似文献   
4.
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张怀瑾李万琼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及教学改革的深入,学生能力的培养愈显其重要性。而思维能力的提高又往往是诸多能力培养的中心问题。由于理论力学课程的性质及其研究方法的特点,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在...  相似文献   
5.
流别 ,史论的结合《诗品》论诗、品第诗家及其诗作 ,“三品升降”。《诗品序》云 :“一品之中 ,略以世代为先后 ,不以优劣为诠次。”将史的意识引人诗评 ,有效地拓展了诗评的思维空间 ,为构建《诗品》全书的理论体系找到了合理的布局 ,具有不容辩驳的断代史的性质。我们的民族具有悠久文化艺术传统 ,史传论著 ,灿若繁星 ,历史文化艺术传统的长期积淀 ,为后来各类专史的兴起开辟了道路。作为诗体专论 ,同时又具有史的雏型 ,与钟嵘同时 ,南梁初叶 ,始见端倪。例如 ,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 ,是这一类著作较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6.
三、建安前期诗安在《诗品》所品第诗家,从西汉武帝天汉朝迄于南朝齐、梁,历经六百余载。有名氏可征者,三品升降,计上品11人,中品39人,下品72人,凡122人。另有无名氏作者五言“古诗”一体,擢居上品,冠为品第之首。作纵向考察,上品一类,从汉婕妤班姬直逮陈思王植。中品一类,秦嘉、徐淑夫妻以降,直通魏文帝曹丕。下品一类,从汉孝廉郦炎、汉上计赵壹以降,下接魏武帝曹操。综观全局,《诗品》所品第诗家,前紧后松,前疏后密,这种布局,给东汉末叶献帝朝建安初留下了一段短暂的五言诗史的历史空白。这段历史空白的本来面目是否有诗?我们可以举出蔡邕…  相似文献   
7.
美是诗的艺术本质.诗又是语言艺术,要求语言要美,要含蓄蕴藉,有震撼心灵的魅力.写诗要有诗才,诗才是诗人进行创作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8.
高等学校中,业务课教师在教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积极抓好学生的学风建设,为继承和发展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校传统发挥应有作用,这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诗论诗,滥觞于杜甫《戏为六绝句》。宋以后不下数十家,大抵可分为二大流派。南宋戴复古到清代赵翼、张问陶、丘逢甲的诗论,属于阐说理论;从金代元好问到清代袁枚、陈衍,属于品评作家作品。后者往往扩大范围到摘赏佳句,点缀琐闻。惜哉!今日诗坛鲜见矣。张怀瑾先生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乃闻一多先生之高足,以十年心血撰成《钟嵘诗品评注》。大著虽已问世,但未有诗论,又以耄耋之年赋诗六十三首,兼取二大流派之长,以补阙如,惠赐本刊。今本栏目特以刊出,聊慰先生之隆情厚谊,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自然是人类生活的第一需要 ,是一切生命形式的基础和前提 ,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客观物质条件 ,也是诗歌的重要源泉。诗歌作为一种精神产品 ,是诗人某种精神气质的升华 ,又是诗人情性的艺术表现 ,也是诗人个性禀赋的缩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