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0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曹刿论战》是解放三十年来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课文,可参考的资料不少。但是我发现这些资料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鲁庄公这个人要么把他看成一个“鄙”而“未能远谋”的“食肉者”,要么把他看成十分可笑的糊涂虫。总之,在赫赫有名的“长勺之战”中,鲁庄公除了衬托曹刿的远见卓识之外,几乎一无是处。其实,在这次以弱胜强的战争过程中,曹刿固然是主要的决策人和指挥者,但是鲁庄公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小的。至少在以下三点上应该加以肯定: 一、鲁庄公“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的治国方略,是好的,是连曹刿也肯定,并誉之为“忠之属也”的。由于这种忠于职守的态度,鲁庄公获  相似文献   
3.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们普遍反映怕做作文。他们说:“挖空心思也找不到好的词语来表达自己要说的话,学到的词语、写作方法又不知道怎样用到作文中去。”这些意见,触及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两个重大问题:一个是如何充分利用和发挥语文教材的作用,把范文教学和作文练习紧密结合起来;另一个是如何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实际技能。如何才能解决好这两个问题,使学生的实际语文水平逐步提高,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呢?我们的做法是:突出重点,反复练习,多设“阶梯”,逐步“登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