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一、进行了两万多次的实验20世纪初,利用氮气和氢气为原料实现合成氨的工业化生产,是人们长期以来的愿望,但却一直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1909年,德国化工专家哈伯(F.Haber)发现锇催化剂,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然而锇是贵重金属,给合成氨的普及带来困难。于是,德国化学家波施(C.Bosch)等决心研究一种廉价易得的催化剂。他们对各种金属及矿物进行比较分析,最后用天然磁铁矿实验,发现具有良好效果,但同时又发现表面上的半熔现象会极大降低其活性,只得掺入其他物质以克服这一消极因素。而这些助催化剂的组成和比例,却使他们颇费周折,经过两万多次实验,终于得到了理想的含有少量K、Mg、Al和Ca的铁组催化剂。  相似文献   
2.
奔跑,不停地奔跑。转身,然后再继续奔跑。我看到的他,依旧在奔跑。人们需要一种天赋,就是能让人无端狂放起来的东西。这是一种超人的天赋。他渴望这种狂放,那是飞的感觉,那是  相似文献   
3.
一个春光明媚的早晨,化学大师波义 耳按照惯例,来到实验室。 刚刚坐下,一位花匠走进来,摆下一 篮美丽的深紫色紫罗兰。 波义耳见状,随手拿起一束,观赏 着,不断放在鼻子上闻闻。 "威廉,有什么新情况吗?"波义耳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