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教字的一切活动,都应该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在实施教学前教师要走近学生、走进学生,用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地去了解学生的需求,了解学生学习之前真实的学习状态,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才能使课堂焕发精彩成为可能。因此,在教学前.我经常对学生进行调查摸底,了解学生真实的数学学习水平。  相似文献   
2.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首相丘吉尔亲自授意情报部门,要用邮票给不可一世的法西斯头子希特勒找一点麻烦。计划在秘密地进行着。果然没多久,在德军前线的一个阵地上,士兵们几天内先后收到了一些来自后方的家信。信是普普通通的信封,然而待他们仔细地看过邮票之后都惊叫起来:“呀!  相似文献   
3.
奎迈·安东尼·阿皮亚(Kwame Anthony Appiah)的《世界主义》可以说是在美国学术界激烈讨论的该话题下一本极富影响力的专著。在该书英文原版2006年出版前后十几年,一大批相关类似主题的著作及文章先后问世,例如Martha Nussbaum的《爱国主义与世界主义》(Patriotism and Cosmopolitanism,1996),  相似文献   
4.
在新课程实施之前,我们经常能从日常或公开教学的新授课中看到复习铺垫这一环节,甚至教材的例题之前也安排了复习的内容。但新课程实施之后,无论是教材,还是公开的新授课上很少见到复习铺垫这一环节,取而代之的是引人人胜的教学情境。新授课前"都安排"或"都不安排"复习,这种非此即彼的做法显然是两种极端化的行为,必有一定的偏颇。事实上,"情境引入"和"复习铺垫"是引入新课的两种方式,笔者认为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到底采用哪种方式或是两种方式融合使用,其决定的重要依据,应该是知识本身的特点及学生已  相似文献   
5.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