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中专教育取消了毕业生包分配的政策,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与此同时近年来就业市场的不规范行为,形成了中专财会专业学生对口就业困难的现象。为了在教学上迅速适应这种变化,了解新形势下中专财会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修订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我们组织了对我校财会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为使调查结果具有代表性,我们选取了近两年的毕业生(99届和2000届)为对象,对毕业生的就业地区、职业分布状况进行了调查。一、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二、毕业生的去向1. 地区分布——以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为主调查发现,财会…  相似文献   
2.
面对抗击疫情这场战“疫”,天府第四中学创新学习理念,变革学习方式,转变学习内容,推出居家学习方案,逐步探索出一整套线上、线下、系统的全时空学习模式,重构新时代学习新生态,深度赋能学生发展,有效应对疫情“大考”。  相似文献   
3.
一年一度的高考备受世人关注,从媒体对高考“状元”的过度热炒中我们也能够沉淀出一些理性思考。其实,从“状元”的身上我们不难发现,如今高考能够取得不俗成绩的,都是综合素质高的学生,那种死读书、读死书的学生在如今的高考中并不占优势,换言之,我们认为,高考已进入全面素质竞争的时代。 素质教育不回避升学竞争。教育专家燕国材最近撰指出,我国教育改革不理想的症结之一,是让“素质教育流于空谈”。在他看来,素质教育并不神秘,“所谓素质教育,则是加强基础、发展智能、培养非智力因素、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本期“高考感悟”《从高考看学生全面素质竞争》一,从考试的功能和目的、检测目标和过程、结果运用和招生方式、高分个案分析等方面印证了这一观点。《高考“状元”告诉了我们什么》一,以今年四川省科状元陈璇卿为例进行“个案分析”,说明学校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学生素质就可能获得全面发展;随着全面素质的提高,学生在升学竞争中取得优良成绩就在情理之中。“试卷例谈”以今年高考政治试卷的分析为例,谈到了高考命题的方向性变化——《高考试题导引学生走出“象牙塔”》,它要求学生既要学习书本知识,又要关注社会生活;既要熟练掌握知识体系和知识点,又要灵活运用政治学科的知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要了解时事的来龙去脉,又要能够多角度、多层次、多领域地分析时事问题。“制胜之道”以坚持抓好高中体育教育的理念和做法,阐明了《学生不“断练”,人才方合格》的道理,揭示了那种“挤体育保升学”做法的得不偿失。 因此.无论从整体看,从个体看还是从命题看,升学竞争实际上已是全面素质的竞争。透过这个现象能让人们明白,抱残守缺、不思变革、死抱着“题海战”、“疲劳战”不放已远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主流,势不可挡。[编按]  相似文献   
4.
“新三生”教育的生态理论强调,生态结构具有系统性、协调性、内生性、多样性和适应性等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发展必须打破静止状态,创新体制机制、培育教育信仰、改革师培课程,走向动态生长的新生态。创新体制机制新生态。构建教师发展新生态必须创新体制机制,体现生态的系统性和协调性原则。天府新区作为四川省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大力创新教育体制机制,赋予了学校充分的办学自主权,实现了投、建、管、办、评分离,学校管理自主、用人自主、经费自主和教改自主的新型教育治理结构,极大地激发了学校整体办学活力。学校充分运用灵活的办学体制机制,建立起了教师的选拔、聘用、培训、评价和退出机制,将体制优势转化为教育活力。  相似文献   
5.
基于“坐标轴”的原点,生命是教育的起始。让教育回归生命的原点,就是让教育回归到唤醒人的生命意识、构建人的精神家园、提升人的生命价值,真正使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对象、教育基础都着眼于人的生命的发展和完善,让被传统教育弊端遮蔽的生命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6.
财务报告作为信息披露的主要手段,在各类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利用财务报告提供更多相关的财务信息,更好地为决策服务,是我们需要不断研究的一个课题。本文试图从新环境下传统财务报告存在的弊端入手,论述财务报告模式改革的可行性,对完善未来财务报告模式提出了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中学阶段进行生命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需要,是重大自然灾害之后心理重建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在中学阶段进行生命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需要,是重大自然灾害之后心理重建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一、设计思想 学生对个体生命从出生、成长到死亡的自然历程认识不清,生命质量不高,生命无价值无意义,甚至自杀、伤害自己和他人生命的事件时有发生。“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生命的存在既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点。因此,在学生中开展生命教育尤其是死亡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死亡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明白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是生命历程的自然过程,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独特性、不可替代性和不可再生性。同时,通过思考“死”来反观“生”,理解“生”与“死”的关系,从而实现海德格尔所说的“向死而生”,达到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实现生命价值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职业院校学生为主要参赛对象的职业院校技能竞赛活动得到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大赛对深化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已得到各学校的高度重视和普遍认可。文章以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管理工程系为例,介绍了职业院校建立职业技能大赛长效机制的具体做法,即实现三个转变、搭建三个平台、形成两类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