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各国文化   1篇
  202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北宋是洛阳城市文化转型的一个重要时期。北宋以前洛阳城市文化是典型的政治型都市文化,宋建国后,定都开封,以洛阳为西京,洛阳的政治影响力日趋弱化。仁宗以后逐渐完成了从政治型都市文化到休闲娱乐型文化的嬗变。政治中心的转移,洛阳优越的自然环境,深厚的人文底蕴,兴盛的花木和园林经济是促成这种转型的重要基础和条件。  相似文献   
2.
宋代是我国历史上疆域狭小、内忧外患较为频繁的一个朝代。为增强军事力量,统治者特别重视马政建设,出台了许多有关官马管理和役使的律令措施,对官马的注籍、烙印、养饲、医治、孳育、调习、差配、驿马管理和屠杀官马的处罚等十几个方面作出了详尽的规定,为官营牧马业的发展保驾护航。宋政府通过主观努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因气候地理条件不利而造成的官马不昌的缺憾。  相似文献   
3.
河南郏县“三苏坟”是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苏辙及其父苏洵的衣冠瘗地,为宋以来历代文人学士所关注。近年来学术界将三苏坟的研究推向高潮,研究范围涉及三苏葬郏的成因、三苏墓葬和碑刻等内容。对近年来三苏坟研究的状况进行梳理和总结,并分析研究中取得的成绩和不足之处,对推动三苏与北宋中后期政治与党争的研究、提高三苏坟景区的文化品位和河南旅游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御厨是为皇帝生活、王公百官、外交使节提供餐饮服务,为宫廷祭祀供应祭品的重要机构。御厨无小事,关系到国家的大政和外交。宋政府特别注重御厨的食品安全管理:御厨食品原料的支取、御宴的制作过程都有专人监管,进奉饭菜也有严格要求;对违犯食物禁忌和菜肴未精挑细选的相关人员以及混入御膳所的外来人员施以重刑;加强御厨的防火防盗和门卫制度等等,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宋政府对食品安全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富弼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宋仁宗庆历二年他出使契丹,不辱使命,表现出卓越的外交才能和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精神。他那种对国家、对民族诚挚的爱仍然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郑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征集到一块北宋墓志铭。墓碑主人为宋徽宗时期朝议大夫石谔。篆志者为宋代名臣、抗金志士张叔夜,书志者为宋资政殿学士许景衡。墓志铭为名家所撰。名家所书,既是罕见的张叔夜传世之文,又是许景衡不多的书法作品。因石谔《宋史》无传,其墓志铭的发现对研究宋史和石氏家族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相似文献   
7.
北宋是河洛地区一个重要的外来人口的迁入时期。河洛地区的移民来源主要有三种途径:周边国家的降民;因自然灾害自发移民或由政府安置在当地的外乡人;移居当地的士大夫或致仕官员。地广人稀的自然条件和优越的人文环境是移民迁入河洛地区的重要原因。移民的到来一方面促进了当地人口的显著增长、农田的大力开发和经济的迅猛发展,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河洛地区的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8.
宋代是牧牛业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牧牛业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农田的大面积开垦、频繁的自然灾害和战乱、屠牛业的兴盛、朝廷鼓励诸因素的影响,宋代耕牛贸易有了较大的发展。宋代耕牛贸易的对象表现为官方和民间两个方面,南方的福建、广南、两浙和北方京师开封最为兴盛。耕牛贸易的兴起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缺牛区畜力不足的状况,增加了财政收入,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