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5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编辑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职业,始于资产阶级革命,在我国则为近代伊始。我国近现代许多著名学者,都曾在继承古代编辑活动的优秀传统基础上,为现代编辑工作注入许多新的思想和经验。如以昌明教育、开启民智为宗旨,传播西学、流通古籍,促进中西文化交流,树立为读者服务...  相似文献   
2.
孔墨公私观的不同走向及现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先秦时代,尚私观念盛行,孔子以他对谋求利益的正确途径,墨子以他对天志所代表的义利关系的阐述,表达了他们的不以私利害公利的公私观点。但注重德化教育的孔子走的是道德建设的道路,注重践行的墨子走的是制度建设的道路。他们的公私观的不同走向,对于我们今天市场经济社会统一的法治建设与德治建设,有着积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文化交往中的传统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交往是一个全球化浪潮中多元共存的历史使然,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挖掘、使用好本文化的传统资源,所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文化的多元共处何以可能,第二个问题如何保证多元共处中的诚信,第三个问题是如何对待文化交流中的硬影响和软影响。这三个问题的认识得当,才能从文化传统资源中发掘出最本质的,也必然是与其他民族共同的价值观念,加深和加速本民族文化与其他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4.
古印度因明与中国古代名辩学同是世界三大逻辑体系之一,它们都产生于论辩之中。在保证论证有效性上,因明与名辩学具有共性,这是它们同属于思维工具学科的前提。但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使这两种思维工具系统产生与发展的思想路数不同,目的不同,思维方法不同。因此,有必要在研究方法上,注重历史分析与文化诠释的方法,探讨因明与名辩学的“是什么”和“为什么”。从而充分认识它们内在的、独有的特质,是古代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不同文化发展的整体特征。  相似文献   
5.
孔子与墨子在他们的教学实践中,出于对时代的视点不同,分别建立了培养“仁人”与“能人”的教育标准,这种标准在其形成的过程中,具有不同的逻辑因素,使得在他们各自的教育目的和任务、教育科目的性质与教材内容的特点、对受教育者的特点和知识水平的要求以及最终的结果上,也就有了不同,使得中国古代的教育体系在历史的流变中未能将培养“仁人”的道德教育与培养“能人”的知识、技能教育历史与逻辑地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6.
逻辑学是一门基础性、工具性、人文性的学科.学习逻辑学有其必要性和可能性.其作用在于,可以突破经验逻辑的束缚,跳出思维的陷阱.其意义在于,可以培养自己认识世界的方法,有助于提高沟通交际的能力,有助于提高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有助于提高人文精神,有助于提高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有助于应试社会思维能力素质考试,有助于培养逻辑精神,有助于不同文化之间思想方式的沟通.  相似文献   
7.
编辑与作者关系的理性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图书出版的过程中,编辑主要是以出版社代表的身份同作者发生联系的(在一‘定的情况下也可发展为个人间的友谊)。一部适台于社会文化需求的作品能否“尽可能完美的高质量问世,关键即在于这个过程中,编辑与作者相互合作得怎样。因此,正确对待编辑与作者的关系,对于提高图书质量也是尤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类比思维的过程是一个以完整的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组合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在类比思维的过程中,如何选择、映射类比事物,不但有着正确的类比思维方法的运用,同时它也受到一定的心理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尚书》中提出了"法"、"则"概念,并在同一法则、矛盾法则、充足理由法则诸方面表现了思维法则观念的运用。辩证思维观念则体现于法则标准演变、中和思想、五行说之中。  相似文献   
10.
古代希腊亚里士多德逻辑系统与古代中国的墨家学派的逻辑系统,是在基本相同的时期内所产生的两个各具不同文明特点的逻辑系统。它们之间有一些共同点,但是两个系统的区别更明显。分析两个系统的区别,有助于我们认识不同的逻辑系统与各自文化的关系,尤其与科学的关系;有助于我们认识不同的推理思维方式,以及这种思维方式下的逻辑精神是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