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1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某商业银行为对象,采用Cable个人-组织契合度量表、Pierce组织自尊量表和Bor-man工作绩效量表,探讨个人-组织契合度、组织自尊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结果发现:个人-组织契合度与组织自尊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个人-组织契合度对组织自尊具有显著的预测意义;个人-组织契合度与工作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个人-组织契合度对工作绩效有显著的预测意义;组织自尊与工作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组织自尊对工作绩效有显著的预测意义;组织自尊在个人-组织契合度和工作绩效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由中小学到大学教育公费支出方面,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在欧洲共同体(EG)九个成员国中占第六位。达到第一位的是荷兰,其教育经费占国民总产值(一年的整个国民经济成就)的7.33%。 其他国家如:丹麦为7.32%,英国6.55%,爱尔兰6.43%,比利时6.15%。低于德意志联  相似文献   
3.
一、六十年代中期教育改革的背景五十年代西德教育制度的改革仅限于传统学校的基本结构内部。如:1955年联邦各州在杜塞尔多夫签署的有关学校事业统一协定中,就只规定了各州各类学校的统一名称、学期的长短、考试要求、分数的等级等等。从1964年联邦各州签订了《汉堡协定》以后,才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开始涉及到教育结构的改革。如:设立促进阶段,把国民学校的高级班改为主要学校等。此后现行教育制度的基本结构才逐渐稳定下来。但当时还存在以下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联邦德国,教师职业是颇受人们羡慕的一个职业。师范专业在德国不存在招不到好学生或被人冷落的问题,它一直是中学毕业生所向往的,是报考的“热门”专业。教师  相似文献   
5.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北京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公立学校流动儿童、公立学校本地儿童进行问卷调查,探讨教育期望、教育投入、学习投入对流动儿童学业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父母教育投入与自己的学习投入、学业表现上,三类儿童存在显著差异,公立学校本地儿童在父母教育投入上得分最高,而公立学校流动儿童在自己学习投入和学业表现上得分最高,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各项得分都最低;(2)三类儿童自己的教育期望与感知到的父母的教育期望存在显著差异,儿童感知到的父母的教育期望显著高于儿童对自己的教育期望;(3)教育期望差和父母教育投入影响流动儿童的学业表现:期望差越大,父母教育投入越多,流动儿童的学业表现越好;(4)流动儿童学习投入在教育期望差、父母教育投入和自己的学业表现之间起到完全中介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论联邦德国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特点张曼云联邦德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历史悠久,体系完善,法律健全。举世闻名的“双元制”(DualesSystem),亦称徒工培训“双重职业训练制度”是它的核心。早在1938年,德国义务教育法生效之时,便在全国普遍实施了职业义务教育。1964年,德国教育委员会作出了一项有关“职业训练和学校教育”的鉴定,并创造了企业和职业学校共同训练的“双元性”(dual)概念。1969年联邦政府颁布了职业教育法。在联邦德国,每一个不足18岁的青年,受完九年普通义务教育后,如果不再升入高中或进入全日制的职业学校,就必须继续接受三年的职业义务教育。在普及普通教育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普及了职业教育。1990年,16-19岁的青少年中,有74.8%的人接受了职业训练。广大青年就职前先培训,掌握一定的为社会所需要的技能,这对促进联邦德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下文就联邦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进行扼要的分析和研究。第一部分“双元制”的基本含义一、“双元制”的结构特征按表(1)看,“双元制”有如下特征:1、私营企业与公立职业学校共同担负培训徒工的任务。企业训练按1969年8月14日制定的“联邦职  相似文献   
7.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由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分别行使国家职能。联邦政府制定法令,然后由州政府执行。公共学校和教育制度由州政府制定,教育法令也由州政府公布。因此,各州的普通教育不尽相同。如义务教育,有的州是九年,有的州则是十年。——联邦德国的教育制度,一般说来小学是四年,儿童六岁入学,十岁毕业。小学毕业后可以分别升入三种不同类型的学校:(1)五年制的主要学校即普通中学;(2)六年制的实科学校即中间学校;(3)九年  相似文献   
8.
在联邦德国,二十岁以下的青少年占全国公民的三分之一。凡是有青年的地方,就有青年问题,这在各国都一样,联邦德国也不例外,也许那里的青年问题更加复杂一些,因为近代的德国历史本身就比其他国家复杂得多。经历了不同时代的几代人今天还共同生活在一起,有人出生在帝国时期,有人出生在魏玛共和国,希特勒专政时期,有人出生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年代,各代人均有自己的体验和经历。年长者目睹了三十年代的大批失业和希特勒专政时期的暴力情景。中年人的心灵上深深地铭刻着战争的创伤,如二次大战以前和战争期间,由于法西斯迫害等原因,许多科学家外流,教育事业遭到摧残,许多校舍毁于炮火,许多教师伤亡于战争之中。人们生活在缺水、断粮、断菜,无房的恶劣环境中,至今不能忘记战后的那种惨状。他们深知生存的危险、安全的损害、重建家园的艰难。而年青一代是在生活较为富裕和安全有保障的环境中  相似文献   
9.
职业教育在西德很受重视,约有80%(近二百二十万人)的十六至十九岁的青少年受各种形式的免费义务职业教育,西德的职业学校属中等教育第Ⅱ阶段。 西德的职业学校门类很多,下面介绍几种主要的职业学校: 一、职业学校 职业学校是一种义务教育制的学校,凡受完九年义务教育后没有进其它学校继续学习的人,都必须进职业学校接受职业义务教育至十八岁。学习期限一般为三年。职业学校的任务是根据职业培训的要求,给学生传  相似文献   
10.
联邦德国教育行政主权属于各州,各州有权决定自己的教育事业。 各州有权制定和发布学校法令。在各州,宪法和学校法是处理教育事宜的依据。 由于历史原因,每个州的学校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也不很统一。一般学校的行政管理机构分为三级: 最高一级——州的文化教育部或教育部; 中间一级——地区政府所属的教育厅; 最低一级——市县教育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