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在小学生中,普通存在着害怕作文的心理,这种心理状态如果不及时解决,不仅会影响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而目还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我对小学生作文心理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小学生作文心理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一、小学生作文时的心理困境 小学生在作文功的心理困填表面虽然不目相同,但对作文不减兴播是美其同的特成。我曾刘408学生激a调查,真中有208学生一挥作文就头疼,禹H7g师的指点就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下手;育108学生认为不写不得,因为不写完不成老师留的作业,警师要批评、家长要责骂,这实际上也尾不…  相似文献   
2.
怎样选择班会主题深泽县赵八乡南刘庄学校/张根虎选择一个好的主题,对于开好主题班会至关重要。我选择班会主题的原则是:把与学生关系密切、学生普遍感兴趣,思想健康向上,具有引导、启发作用的内容作为班会主题。每次班会一个主题,每学期(或半个学期)的班会主题又...  相似文献   
3.
现象学教育学认为.政治课教学须以"生活体验为教育的起始点,要关注师生的种种生活体验,并从中获取有益的反思,从而形成一种特有的教育机智和对具体教育情境的敏感性.""这是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在教学实践中反对将政治课的"教学活动理论化、抽象化".这些观点与我们政治新课标倡导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4.
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其主要原因是科学技术落后,人才资源匮乏.本文从我国实际出发,以"正确理解和落实'两个第一'重要思想,确保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坚信只要抓住"两个第一"不动摇,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5.
写作文批语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作文批语写得好与不好,不仅能体现出教师语文水平的高低、文学修养的优劣,而且对能否正确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能不能使学生的作文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探讨作文批语的写作艺术是非常必要的。那么,究竟应如何写作文  相似文献   
6.
一、上好数学活动课,必须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数学活动课中,必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认真组织活动课材料,积极开展数学活动,改变学科课程的教学方式、方法,让全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参与,使学生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例如在组织学生做第八册第81页的填数游戏时,教师出示三列数:(1)( )、13、18、23、( )、33。(2)5、( )、( )、20、15、30、20、40。(3)40、24、16、12、( )、( )。要求学生观察、寻找每列数的排列规律,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学生经过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分别找出了填数规律。这时,我请个别学生说出思考方法:从第一列数的13、18、23中,可以看出每相邻的两个数之间相  相似文献   
7.
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的重点内容之一,而单位“1”不同的分数应用题,由于分率关系复杂,量率对应隐蔽,所以造成了解题困难,学生在解题中时常发生错解现象,因此单位“1”不同的分数应用题就成了分数应用题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问题。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我在教学中运用寻找题中等量关系的方法。变逆向思维为顺向思维,使隐蔽的分率关系明朗化,抽象的量率关系具体化。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其主要原因是科学技术落后,人才资源匮乏。本文从我国实际出发,以"正确理解和落实‘两个第一’重要思想,确保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坚信只要抓住"两个第一"不动摇,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9.
在自然教学中,利用自然学具进行教学,不但形象直观,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想象能力和思维创造能力。因此,要求我们在自然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自然学具的作用,让学生在学具操作中形成能力。  相似文献   
10.
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和多数数学习题,通常都是利用文字型数学语言进行表述的,因而,学生在学习中能否正确理解有关的字词,对学生学习和运用数学知识有着直接的关系。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字词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字词,掌握数学语言,下面谈一谈我在这方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