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笔者从不同渠道听取了老师们对高二教材的反映,自己也于1993年9月起在某中学两个班进行试教,直接听取学生的反映。我感到有一个问题需要和老师们共同探讨,那就是:教材上的内容是不是都要讲? 以下提些看法,就教于老师们。 一、大部分事实材料本身无需讲,只注意概括出其中的哲学思想即可。 抽象的哲学道理必须有一定数量的事实材料做基础才能理解,但哲学毕竟不是全部科学知识的相加。讲哲学道理也是如此。再说,教材上的具体材料大部分是学生已知  相似文献   
2.
<正>任何课程的教学,都应该也可以做到真、善、美相结合。但是,只有思想品德教学体现得最明显、最集中。其他学科教学主要是认识外物,当然也涉及人的精神世界。思想品德课则把认识对象指向人自身,引导学生明确"我在社会生活中应该怎么办",直接把对真、善、美的追求摆在学生面前。(一)教学选择根本性的内容,引导学生探究体验真正的人生道理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在社会中学会处理社会关系,使自己成长为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般来说,每一篇课文都有一个切入点,即文章的精彩之处、中心之处,这是阅读教学的入手处。好的切入点是课文人物特点、故事情节、思想内容、篇章结构的聚散点。阅读教学中,选择好课文切入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从而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怎样找准课文的切入点呢?这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根据课文的特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正确的导入方法。一、从文题切入课文的标题往往是全文的中心体现,尤其是"题眼",这是文章的眼睛,是课文的窗口,通过它可以窥视中心,通过它可"窥一斑而知全豹"。教学中从文题切入,可以准确地把  相似文献   
4.
生活·字词·哲理(一)张汉云张洁编者按:在哲学教学中,怎样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广大教师已经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继承、深化和扩展已有的经验,是我们继续搞好哲学教学的必要条件。但是,是否还有新的思路?回答应当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5.
矛盾:从对立到既对立又统一!面对“矛盾”,一动笔就出现了一个难以处理的矛盾,那就是把矛盾限定为形式逻辑的词,还是辩证法的范畴?它起于逻辑矛盾,但后来又用它来概括一种非常重要的辩证思想,这该怎么办?于是,就用了上列的题目,试图解决这个矛盾。“从对立”,...  相似文献   
6.
从《课程标准》看高二教材的使用(一)□张汉云前言前言知识点的教学基本要求全部是“识记”。这使得我们的教学活动既容易又困难。说它容易,是因为只要求达到识记程度;说它困难,是因为怎样达到识记很需要花费一番工夫。所谓识记,决不是简单记住,它包含着一定程度的...  相似文献   
7.
张汉云 (陕西教育学院 ) :去年开始修改高二教材 ,练习题究竟该如何改动 ,虽然有些想法 ,但很不踏实。多亏你们的支持 ,找学生去做那些题目 ,还开了座谈会。我看了学生的“作业” ,同他们进行交谈 ,非常高兴 ,心里有数多了。再次感谢你们的支持。董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附属中学校长、政治课高级教师 ) :那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只要是对基础教育改革有利的事 ,我们还要尽可能多做些。课程改革 ,随之而来的教材改革、教法改革 ,是基础教育发展的趋势。教材应当体现时代精神 ,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文化…  相似文献   
8.
2002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调整高中思想政治课有关教学内容的方案》(以下简称《调整方案》);这几年师生在使用教材过程中提出了一些宝贵意见,编者在学习中也有一些新的思考、新的体会;素质教育的逐步贯彻,哲学常识教学如何体现学生的探究活动,出现了许多可喜的变化;社会实践的发展,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现象。因此,在根据《调整方案》对课文进行删减的同时,重新审视整个课文,在不改动整体框架的前提下,对课文做一些修改,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对《课程标准》(哲学常识)“教学要求”的几点认识张汉云《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既确定了“教学内容”,又规定了“基本要求”,两者密不可分。“教学内容”是根本,教学体系是教学内容的科学表达,这是教学活动质的规定性,规定应该“教什么”。换个角度说,它提出的...  相似文献   
10.
1972年的金秋十月,我在户县一中阅览室遇见了她——《中学政治教学参考》,顿有"一见钟情"之感,心想:中学政治教师总算有了自己的"精神家园"。从此,月月年年她与我相伴,年年月月我与她相伴。是她,开阔了我的视野,活跃了我的思维;是她,送给我各类信息,推动我开展工作;还是她,促使我不断进行反思,愿与同行交流共进。我的心路历程与她紧紧相连。开拓视野,活跃思维。中学政治课涉及多门学科,一些理论我知之甚少。但有了她的相伴,我学到了诸多理论知识和实际知识,尤其是教育学、教学论的许多理论使我极为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