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教育   42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由于已有的调制识别方法存在提取的特征参数多、计算量复杂等不足,现提出一种将支持向量机与谱特征结合的方法,该法不仅提取的特征参数少,对噪声不敏感,计算量小,而且还通过设计分级的支持向量机分类器提高了识别率.仿真实验表明,这种方法比普通的阈值法在识别率方面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头一炮”轰开“闸门”山东平度师范学校张洪欣“头一炮”就轰开学生思想感情的“闸门”,使学生写作热情从此源源不断,并在全班形成一个爱好写作的热潮,说来似乎耸人听闻,难以置信,但这确是我亲自做过、亲身经历的事实,决非吹嘘。许多同行在新生入学或新学期开始时...  相似文献   
3.
有两种武打:戏剧舞台上的武打和战场上的武打。戏剧舞台上的武打讲究的是艺术美,令人眼花缭乱,却不会仿人;战场上的武打,讲究的是击中要害,致敌于死命,决不在意好看的花架子。两种武打用两种不同的武器:战场上用的武器讲究锋利,一刃见血;舞台上的枪头,有木制涂银粉的,所谓“银样蜡枪头”是也! 我们的写作教学,也有两种不同的原则:一种是单纯追求形式美,堆砌辞  相似文献   
4.
摩擦力是初中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如何全面、正确地学习它,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知道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两物体间要产生摩擦力,必须同时具备以  相似文献   
5.
保温瓶是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它的发明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末。是由英国皇家学院的化学教授杜瓦(De Wai)发明的。当时人们称之为“杜瓦瓶”。  相似文献   
6.
问1:有人说“冰比水要冷些”这话对吗? 答:冰和水谁冷谁热,应看它们温度的高低.生活中,常见的冰温度往往低于0℃,常见的水温度往往高于0℃,且用手摸上去,冰还要熔化从手上吸收热量,因此,冰摸上去比水要冷.事实上,冰和水的温度也有相同的时候,如0℃的冰和水;也有冰的温度比水高的时候,如在20600大气压下,冰的温度为76℃. 问2:冬季,当气温降至0℃时,河水能否结冰? 答:水结冰是凝固现象,需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温度达到凝固点0℃;二是能够继续放热.冬天,当气温为0℃时,河面上水的温度也为0℃,达到了凝固点,但水温与环境温…  相似文献   
7.
虚拟法有些物理问题,题中缺乏必要的物理过程、物理状态或物理量,至使解题无处下手,思维受阻。这时我们可根据题意虚拟出一个物理过程或物理状态,化抽象为具体,使问题得以解决,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称为虚拟法。  相似文献   
8.
关于BP神经网络的几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结构为3-5-2的网络为例,对BP神经网络的稳定性、权值的收敛趋势、样本识别率和网络总误差对权值的影响等做了研究,结果表明系统总误差的减小会促使网络权值将向最优方向调整,但这种调整有一定的极限。  相似文献   
9.
针对现有网络安全技术不能准确地对网络未来安全态势进行预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回声状态网络(ESN)进行态势预测的方法。对数据量庞大的安全态势值,利用回声状态网络可有效处理非线性系统辨识以及混沌时间序列预测问题。实验表明,由于训练简单,可根据不同网络环境自动优化网络参数,且算法本身在混沌时间序列预测方面的先天优势,使得 ESN 算法比传统神经网络方法在网络态势预测准确率方面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新型工字开口环左手材料结构单元.该结构只需要在介质板的一侧进行蚀刻,即可同时产生等效负介电常数与等效负磁导率.将该结构旋转90°形成十字交叉型工字开口环结构,在谐振频段内同样具有双负特性.而且由于十字交叉型工字开口环为中心对称结构,因此可以在二维平面上实现左手特性.对以上两种结构单元分别利用CST软件进行了仿真分析并提取了等效参数,证明了该左手材料的有效性.此两种结构制作相对简单,可在微波或更高频段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