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正>"表达本位"就是以表达为主体或中心的教学。这里的"表达本位"既指非连续性文本中本身文字的运用,理解文字的表达,又指学生学习非连续性文本后的自我表达。前者是阅读,后者是表述,合而概括之——表达。学生学习的对象是教材中的选文或教师自主选文(别人的表达),而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儿童,如何让学生通过学习非连续性文本,培养自我表达能力,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一、表达出发,习得策略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语文课堂越来越讲究"读"与"悟",上完一堂课,学生还是云里雾里,似懂非懂,得意而忘言.长此以往,语文的教学任务如何得以完成?本文试从三方面阐述言语教学的重要性:首先教师应提高语言素养,其次,借助文本体会言语之精妙,然后运用言语,逐步形成自己的言语特色.  相似文献   
3.
随着课堂主体性、自主性的增强,学生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大大增多,课堂时常产生冲突。面对学生的"独特"认知,教师理答技法是否高明,直接关系到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浓淡、课堂学习效果的优劣。本文通过透析三组案例,梳理了融合课堂冲突的教学手段,并抽理出理答策略,为智慧理答作了诠释。  相似文献   
4.
课堂的精彩来自教师的有效理答。目前,课堂对话理答表现为针对性不强、感情性不深、客观性不足和鼓励性不够等。这影响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实验表明,有效理答与学生回答成正比关系,即教师的理答越是积极主动,越是持肯定、欣赏的态度,学生越是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