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张玲萍 《教育革新》2007,(10):45-46
现行高级中学英语课本第二册(A)单位第三单元Word Study(P.24)中有这样一种特殊的句型:A is to B what C is to D,并提供了一个例子和六个句子让学生选词填空,大多数学生和老师对其所表达的意境颇为欣赏,但对其结构却有些迷惑不解。其实这是一个利用两种人或事物的相似关系进行比较表达方式,以达到生动形象和强调的目的。本文拟就对该句型结构进行分析,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从一些已知的正合列出发,推导了一些与其相关的正合列.  相似文献   
3.
为了找出任意给定的t片带权树叶的r元最优树,通过对顶点、树高、树叶、分支点和权数的关系的讨论,确定出最优树树高的范围.通过此法能找出满足条件的所有最优树,并简化了树的权数的计算.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红学呈现出百花竞艳之势 ,然而对林黛玉而言 ,似乎面临着新的厄运。尤其是在青年人中 ,黛不如钗的论调相当流行 ,如何正确评价林黛玉 ,本文以为必须把林黛玉放在其生活的时代荧屏上去显影。在《红楼梦》诸多女性中 ,林黛玉是赢得作者曹雪芹更多的同情的。但作者却以冷静的审美心理 ,把握并艺术地再现她身上许多气质上的缺陷。正是在这些缺陷中 ,人们才体察出她那滚烫的心和纯美的灵魂。其率如璞的黛玉却以假情假意来反复试探并勇敢追求爱情。这种畸形的恋爱方式 ,是畸形的时代赋予她的 ,也是畸形的时代挤压的结果。来自外界与内心的痛苦 ,使黛玉变成双重痛苦的负载 ,成了一个忧郁哀伤 ,多愁善感的泪美人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围绕教学目标善于引导学生提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而这些正是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的源泉。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就需要教师从不同的角度设置“疑点”,让学生多提“为什么”,然后,在解决“为什么”中悟出真理。然而,我们现实的课堂,许多学生遇到困难总是希望教师能尽快给予帮助。这时候,教师不妨“糊涂”一下,“把皮球重新抛还给学生”。犤片断1犦“错点”资源,故作“糊涂”(两步算式12+28=40,50-40=10写成综合算式时,学生中出现了两种错误答案:12+28-50=10,50-12+28=10。短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