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18年来,我国的改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经济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改革进入起步阶段,实行了多种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兴办经济特区,开放了沿海14个港口城市。1984年10月改革进入展开阶段,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制定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改革重点从农村转移到了城市,并进一步对外开放。1992年春天,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拉开了改革全面推进阶段的序幕。当年10月,中国共产党召开十四大,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制定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1995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又提出“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的建议,这都标志着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时期,改革从微观领域进入宏观领域,改革的广度、深度、力度和难度都超过以往任何阶段。对外开放也由沿海向沿江、沿边和内陆纵深推进,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2.
早在孔夫子时就有了以民为本的思想。但他是从政治的、统治的角度来说的,他懂得治国兴邦要以民为本。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都是以民为本思想的体现。“以人为本”是“以民为本”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马克思就非常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就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求得人的全面发展。当然,人的全面发展不仅限于经济生活、生产活动,也包括政治的、社会的、人文的、精神文化的活动,才能最终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人的彻底解放。  相似文献   
3.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