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
在列维纳斯的早期著作中,其书写遵循着一条从“有”(Il y a)到“孤独”(hypostasis)再到面向他人的渐进过程。其中,“有”是一个终将被突破的过渡环节。许多评论家认为,列维纳斯在逻辑上预设了一位善良上帝的存在,作为与他人面对面伦理关系实现的保证,而这也是“有”必将被克服的原因。但其实,列维纳斯的上帝是源初异质性的显现,他的相关思想是一门“使意义成为可能”的哲学。将语境还原至他所身处的现象学运动中去,他希冀超逾胡塞尔的意向性和抗拒现代战争的努力,并一直在致力于捍卫主体性这一行动。  相似文献   
2.
唐·德里罗的《人体艺术家》围绕女主人公劳伦的身份建构过程展开叙述,并借其封闭自我的现象展现出当代大众唯我论的窘境。为破解该难题,德里罗引入了“他者”这一塑形自我所不可或缺的因素,用先夫之死与塔特尔的言说来重构劳伦的自我身份。借列维纳斯的“他者”思想可以解读出,成功出演人体艺术秀的劳伦最终走在了通往他者的路途之上。该部小说涵括了德里罗对身份建构问题的思索,认为自我只有永远地处于通往他者的途中,真正的存在才得以可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