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的三大特点: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应用的广泛性,决定了教好学好这门课的难度,是教学的不利因素。同时正由于应用的广泛性,又给我们提供了有利条件。如何扬长避短,变不利为有利,是我们任教者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在此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想法。对于每门课程,可视其全部内容为研究集合U,U又可分为“内容的子集合”即重点集合、难点集合、模糊点集合及平淡点集合。这些内容就是教师、学生在  相似文献   
2.
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必须采用适合学科特点的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和讲解法等教学方法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3.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充满挑战与竞争。让学生学会认识,学会思维,学会创新。是当今素质教育向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的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学习的内涵有了更深的理解,学习是提高一个人发现,吸收新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为他们的动手、动脑、动口提供足够素材、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多利感官并用。  相似文献   
4.
北国绿宝石──兴凯湖张秋芝素有“北国绿宝石”之誉的兴凯湖,以水域浩瀚,气势磅礴而著称于世。兴凯湖,是中国边境地区最大的一个淡水湖。它位于黑龙江省东北边陲密山市东南63公里处,由大、小兴凯湖两部分组成。大兴凯湖略呈椭圆形,为中俄两国共有,湖面上以松阿察...  相似文献   
5.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重点,教学中只有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创造宽松的环境、实施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通过考察贞观之治之史实,认为唐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是唐太宗践行儒家德治思想的结果,因此,他本人也被史学家列入了圣主明君的行列。儒家德治思想对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也应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历史教学中学生反映比较普遍的一个问题,就是历史教材中涉及的时间多,不好掌握.教学中培养学生时间观念的能力,就成为历史教师教学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任何历史事件都必然发生在一定的时间里,而且和其它历史事件的发展在时间上有着先后的顺序,如果要抽出时间因素,使无从考察各个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也就无从发现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历史教材里涉及的年代是很多的,不可能要求学生全部掌握,要求他们记忆的只能是标志历史发展过程的最重要年代.  相似文献   
8.
艾利奥特·索伯(Elliott Sober)是当今西方最著名的生物学哲学家之一,其关于群体选择和利他主义进化的思想在学术界有着广泛的影响。索伯不仅用群体选择解释生物界利他主义行为的进化,而且用这一机制解释人类利他行为的发展。在人类社会中,群体选择表现为选择性互动模式和文化差异的选择。文章对索伯的群体选择理论及其在人类利他行为进化中的具体表现进行深入分析,说明人类社会中的选择性社会互动和文化差异如何推动人类利他行为的进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张秋芝 《职业技术》2006,(12):77-77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索的创新能力,成为学校教育的重大课题,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创新能力培养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主体性原则。指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积极地去发现和解决问题,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育要改革,首先要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学不是教师单纯的教,学生单纯的学,而是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主要靠学习者自身的活动来实现教学目标。伦敦大哲学家严元章先生…  相似文献   
10.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既是中国共产党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把握,又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中国特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意蕴:在自然观上,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强调人与自然的整体性;在价值观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秉持低代价的发展观念;在发展观上,中国式现代化倡导绿色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