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通过泗州戏与[太平歌]、[拉魂腔]的关系辨证,认为与泗州戏关系密切的[太平歌]清乾隆年间兴起在苏、鲁、豫、皖的交界处。拉魂腔实为拉后腔的音转,其与山东姑娘腔的联系说明泗州戏与弦索腔为可追溯的近亲关系。  相似文献   
2.
从泗州戏传统音乐唱腔着笔,对其基本腔、花腔以及专用小调等常用的音乐唱腔、泗州戏的常用板式、板腔体特有的"调门儿"以及泗州戏常用调式、常用调性等方面,分析泗州戏传统音乐唱腔的艺术魅力:1.泗州戏常用的音乐唱腔有基本腔、花腔调门和专用小调三类,其中花腔又分为程式性花腔和色彩性花腔两类,程式性花腔包括哈弦、慢板起唱、连扳起和起腔;色彩性花腔包括一哟调、雷对调、立腔、射腔和扬腔。2.泗州戏的常用板式分为慢板和二行板两大类,慢板包括幽板、慢板、慢二行;二行板包括二行、紧二行、紧板。3.泗州戏常用调性是D调和G调,也就是"正把"和"反把";常用调式是建立在中国传统五声调式基础上的宫调式和徵调式。  相似文献   
3.
通过泗州戏与[太平歌]、[拉魂腔]的关系辨证,认为与泗州戏关系密切的[太平歌]清乾隆年间兴起在苏、鲁、豫、皖的交界处。拉魂腔实为拉后腔的音转,其与山东姑娘腔的联系说明泗州戏与弦索腔为可追溯的近亲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