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篇
综合类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学选择题出错的原因颇多,在较小的篇幅内显然是难以一一尽述的.笔者认为在高考试题难度下降的大背景下,每位考生在密集的、多轮次反复的强化训练中,真正留下的知识死  相似文献   
2.
点拨与顿语     
在一次单元测验中有这样一道选择题: 20毫升某有机物的蒸气在60毫升氧气中充分燃烧,得到液态水和50毫升气体(所有气体在同一条件下测定),则该有机物可能是: A甲醇 B乙醇 C甲醛 D乙醛学生一般由体积差量来确定有机物碳、氢、氧之间的基本关系。设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_xH_yO_z  相似文献   
3.
一道错误的高考题●湖北新洲县第一中学张红焱李坤朋张弘化学九五高考试题B卷第25题是一道选择题:常温下,向20升真空容器内通入a摩硫化氢和b摩二氧化硫(a和b都是正整数,且a≤5,b≤5),反应完毕后,容器内气体可能达到的最大密度约是:(A)24.5克...  相似文献   
4.
化学习题虽然题海茫茫,但那终归是极有限的几类经典例题由设题者反反复复地通过生成、分解、然后在组合时或添枝加叶、或改头换面而形成枝繁叶茂的再生题的结果。综观历年来的高考试题,不难发现有许多试题竟是“源于课本,却又高于课本的再生题”,这些“似曾相识”的再生题从历届统计公布的参数来看,得分率很低,这反映出平时教师过于孤立地讲解经典例、习题,没强调例、习题可能的演变走向;学生淹没于题海之中,不知从题型结构上把握各级各类题型的本质,只是就题做题,就题论题不作或少作经典例题的放射性分析。 笔者长年从事中学化学教学工作,每讲评一道经典例题,便立即当堂“下水”,示范改造例题,以演化为相应的再生题。即通过一题多思、多问、多变,让  相似文献   
5.
一般来说,有关三组分混合物的运算较难,现介绍以下两法.  相似文献   
6.
以溶液的相关运算为内容的选择题历来是高考的一大热点,熟悉此类题型的考查目的和人题角度是十分必要的. 一、借助密度大小定性讨论型题目1若将100 g 18.4 mol·L-1的浓硫酸稀释至9.2 mol·L-1,则应加水(A)等于100 g (B)小于100 g  相似文献   
7.
中学化学计算题所牵涉到的数学技巧尽管不多,但许多计算题若能够相机适时地导入一些常规的数学技巧,的确有成倍约简运算量的效果。一、用配方法解例:一由甲烷与另一种或几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烃,其平均分子量为24(2/3),  相似文献   
8.
为入围化学冬令营,各省市举行的化学奥林匹克资格赛其题型新颖灵活,难度大,试题所涉及的必备的背景知识的深度远远超出了中学化学教材载荷的知识范围,融入了不少大学有机、无机、分析、物化、结构等学科的知识内容.因而,怎样让有化学特长的学生既熟练地掌握应赛必备的背景知识,又不过多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不过分增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平衡发展其它科目,这是我们教练员必定要面对也必须要处理好的一个重要的问题.一.选苗严把关口,贵精勿滥参加竞赛辅导的学生必须学有余力,在化学方面确有爱好与特长.每期竞赛…  相似文献   
9.
许多中学化学教师从大专教材中挖掘一些偏难、偏怪的反应式作为加深配平教学的例题或配平教学研究的对象,这是近年来高考试题愈来愈难的趋势的自然结果。将配平选例的分析视野超越中学教材所载荷的知识深度时,就应对配平的基本理论:诸如配平技巧、配平原则、真伪检定尺度等重新修正。 用纯数学处理方式规定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系数,对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式的配平是  相似文献   
10.
一、钝化问题例1 为了除去镀在铝表面的铜镀层,可选用的试剂是( ). (A)浓H2SO4 (B)稀HNO3 (C)NaOH溶液(D)浓HNO3 简析:浓H2SO4、浓HNO3与铝接触,均可出现钝化现象,但冷浓HNO3可直接氧化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