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六月,知了开始在浓密的树丛间声声嘶叫,暑假在紧张的期末考试后又将如期而至。在我们"70后"的眼中,暑假就是休闲的代名词。在我们小时候,暑假作业从来占据不了多少工夫,一般在假期的开始或者结尾几天被快速"歼灭",其余时间都用来畅玩。农村的孩子,便和大自然来个全方位的亲密接触,爬上树去找知了壳,然后拿去药铺换钱;去河边钓鱼摸螃蟹,晚餐桌上因此多了美味的河鲜……城市的孩子也其乐淘淘,女孩子跳皮筋、跳房子,男孩子打  相似文献   
2.
见到朱秀海老师,是在上海书城他的新书(《天地民心》)发布会上。如意料中的,他有着军人的挺拔、洒脱之姿。脸上洋溢着笑容,给人以阳光般的温煦。健谈的他,面对媒体的轮番提问,似早打了腹稿,滔滔不绝,而常常他又会岔开话题给大家讲一个个引人入胜的小故事,新书发布会有如故事会。在新书发布会后,我专访了他。于是,在那个和煦的午后,我随着他的步子一起走入了他那些已经发黄却又泛着光泽的日子——坎坷的求学生涯,四处觅书的文革年代,硝烟弥漫的军旅生活……  相似文献   
3.
回味世博     
举世瞩目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谢幕了,但是各处醒目的海宝广告,每天媒体高密度的世博报道,门庭若市的志愿者窗口,地铁出口驻守的武警战士……那些满溢着世博元素的日子,似乎永远活在了我们的记忆里。世博的结束,让生活在上海这座城市里的我们感觉到些许的不习惯——周末没有了理所应当的游玩目的地,少了一种呼朋引伴欢聚的路径,亦少了一种快乐的由头。于是,我们开始不断地回味世博。  相似文献   
4.
年初,一群文艺青年发起了一场地铁"诗歌闪读"活动。在车厢中,他们一起朗读诗歌,还不断邀请乘客加入其中。"在地铁捡到诗",是这次活动的名字。普希金、徐志摩、席慕容、顾城、海子……活动一共复印了200多首上述诗人的诗歌,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尽管有人指责在地铁里开展这项活动有"绑架乘客耳朵"的嫌疑,但从传播诗歌、复兴诗歌的角度来理解,这项活动又是如此必要,甚至有些来迟了。唐诗宋词元曲,让我们  相似文献   
5.
谈起南朝诗人鲍照,后人说的最多的是他的乐府诗歌,乐府诗歌中评的最多的是“俊逸”的风格。阐述诗歌风格,往往都着眼于词语的文质、艺术技巧的良莠。至于乐府诗歌的节奏,很少有人论及。笔者认为诗歌的节奏是诗人气质的外化,也是鲍照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值得一探。萧子显在《南齐书&;#183;文学传论》中说,鲍照的诗歌“发唱惊挺,操调险急”,最早概括揭示了鲍照诗歌节奏的抑扬顿挫、铿锵激越之特征:“发唱惊挺”,是指诗歌发端突兀而起,扣人心弦,起始的气势恢宏与后面部分的相对平和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强有力的入笔,大致源自以下两方面:第一、鲍照首创“君不见”’三字组合,并置于句首。反问句起  相似文献   
6.
张美丹 《当代学生》2012,(18):20-21
去上海中学约稿,意外地发现了他们自己编的一份德育校本教材——《"中国情世界风"社会考察课程指导手册》,沉甸甸的一本,封面朴实而大方。据有关老师介绍,这是上海中学的学生近一年参加社会考察课程的成果汇总,其中汇聚了一份份像模像样的考察报告——它们不是单纯的对考察过程的描述,不是通篇资料性的摘录,也不是文字优美的随笔类游记,而是学生亲身实践、探究后的所思所悟。  相似文献   
7.
晚上,我拨通了李之然家的电话,甜美的嗓音立时从电话那头传了过来。她那流畅的表达,细致的叙述,让我很快“看”到了从未谋面的李之然。李之然,—个性格外向、多才多艺的女孩子。她喜欢看  相似文献   
8.
有人说,写诗就是在月圆之夜,在银色的月光渲染下,靠着一棵古树,闭上眼睛,将最先想到的话语用字句排列,这就是诗。那我是肯定写不了诗了,因为我无法想象世界上那个没有受污染的地方:有一棵古树,有一轮清澈如水的明月,有如花瓣般零落的萤火虫飞舞……我们的心什么时候才能真正静下来想象这一切呢?我还没想够刚才的景色,脑海里就会突然跳出明天的课,明天的作业,明天的考试……这些现实而重要的事情一下子推开了那浪漫的幻想……  相似文献   
9.
情系母语     
汉语是我们民族的根, 现在我们需要寻根于漪:今天我们讨论一个挺重要的问题,就是:母语教育怎么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一切事业欣欣向荣,母语的发展也是不容置疑的。但是,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不能讳言问题的存在。问题应该说是有的,而且还不小。某报报道,在一次英译汉的大奖赛中,一等奖空缺,二等奖获得者竟不是中国人。而是外国留学生。不是说外国人得奖不好,而是说我们国人的母语素质有问  相似文献   
10.
将外界的事物转化到我们的头脑中去将头脑中的意识转化为笔下的作文《当代学生》:对于很多学生在高考前的猜题押宝现象,您怎么看?方仁工:不要胡乱猜测今年高考的作文题目,即使是出题目的人现在也还不知道会出什么呢,所以说,猜题目是非常不可取的。而往往,好的题目也是我们猜不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