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张远强 《教师》2023,(11):51-53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是小学高段数学教师的重点工作之一。良好的问题解决能力能助力学生提高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小学高段学生历经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能结合自然数的特征分析、研究数学问题。教师应依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设计教学,重视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文章分析了培养小学高段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意义,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深入研究小学高段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策略,旨在为教师教学研究工作提供思路,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
掌握、控制课堂上的预设与生成关系的转化,创设情境,按需合作已经成为课堂改革必然的趋势.怎样合理操作是值得当今小学教师急需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罗德莲  张远强 《考试周刊》2012,(22):169-170
《模拟电路》课程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学生普遍感到很难学。在教学中.如何将知识与情感融为一体,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轻松愉快地学习.实现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根本转变.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难点。作者通过尝试,认为在教学中合理创设情境,可有效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张远强 《中国教师》2009,(Z1):361-362
<正>一、解决学生对教材内容的不适应中师物理与初中物理内容相比,其知识密度大,定量讨论多,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需要新思想、新方法、新思路……。教材内容的突然拔高是难以"接轨"的主要原因,加之,由于学生数学知识欠缺,以及思维定势的"负向迁移",更增加了"接轨"的难度。因此,中师第一学期的物理教学往往是最困难的,笔者  相似文献   
5.
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在新形势下,教育应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在《纲要》精神指导下,《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规定,通过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应使学生能获得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进而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落实《纲要》的人才培养观以及实现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培养要求,已成为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所以精心打造初中数学教学高效课堂,引导学生积极领受和运用知识,是达成教学目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