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数学学习离不开思维,数学探索需要通过思维来实现,在数学教学中逐步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既符合新的课程标准,也是进行数学素质教育的一个切入点。  相似文献   
2.
儿童是课堂的主体,数学学习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站在儿童思维发展的角度,引导儿童进行有效的建构,精心设计每一节课。一、激活:经历思维逐步深入的过程迪恩斯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应该依靠自己的经验,而不是依靠教师的经验。因此,教学要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相似文献   
3.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情感因素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是人们复杂心理活动的一种反映。在现实生活中,它的内涵具有更广泛的意义,包括着人们极其多样的心理生活领域,我们称之为情感领域。情感教育即情感领域的教育,它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通过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的情感领域发生积极的变化,产生新的情感,形成新的情感领域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正>"气"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个独特范畴,认为人生的理想境界,就是通过"听之以气"的途径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样的"气",生成了中国文化的审美理想、审美范式及其美学的独特品质,对我们民族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究其  相似文献   
5.
教材简析 “用数对确定位置”这节课是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学习用一个“第几”描述物体在直线上的位置,二年级上册学习用两个“第几”表示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  相似文献   
6.
圆是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领域里最后一个教学内容,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唯一一个曲线图形。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这部分内容的编排思路是先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实物揭示圆,让学生感受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再引导学生借助实物、圆规等画圆,初步感受圆的特征,并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接着,引导学生通过画一画、比一比、折一折等活动,进一步认识直径、半径、圆心等概念,同时掌握圆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7.
强振宇 《成才之路》2014,(36):41-41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认识厘米”一课是小学数学“量”的教学开始,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这些长度计量单位是非常抽象的,而且建立清晰的1厘米长度观念也比较困难。因此,教师应紧扣低年级的学生特点,有效设计课堂教学,从教材解读、教学畅想两个方面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8.
绿地     
我仰天躺在绿地上.蔚蓝色的天空中,匆匆飘过的白云及柔和的阳光使我的心沉静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天空中的云又似乎成了各种图案,在表达着什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