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彭古夫 《广东教育》2004,(12):57-57
自1994年来到清远江口任教,转眼十易寒暑。十年来,时光轻轻浅浅地流去,带走了浸溶在里面的如烟往事,却带不走挑灯奋读、教学苦乐的记忆。  相似文献   
2.
彭古夫 《师道》2007,(3):13-13
笔者在日常教学管理中观察到,有些教师活得很累,他们常抱着偏激的观点,采取偏激的行为,结果不但没能改善现状,反而令自己和周围的人陷于更糟糕的境地。  相似文献   
3.
彭古夫 《广东教育》2004,(10):63-63,64
从职业角度看,教师同医生、律师没有什么不同,都在从事服务人类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在工作中必须恪守职业操守。如果社会把教师的角色定位太高,期望太多,甚至超越医生、律师等,把教师看作是“天底下最崇高职业,最光辉事业”中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那是不利于教师健康成长的,最终导致社会对教师的失望。当然,也不能把我们教师降格为一般的生产者和经营者,他们在服务社会的同时,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的,他们的底线就是不违法。但对于教师来说,这条底线太低了。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个沉重而又复杂的话题。现在学生心理负重的根源是高考和应试教育,更深层的原因是人口压力和就业压力。高考是社会公平的最后一道防线,对于广大农村的农民子女来说是一根救命稻草。要使我们的学生完全根据兴趣来选择学习方式,在目前来说,只能是一个美丽的神话。笔者在这里要讨论的是技术层面上学习方式的“苦学”和“乐学”。《物理课程标准》多处提到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要求在教学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苦学为乐学,这早已形成共识。但是,有一些教师又一次走了极端。他们…  相似文献   
5.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